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斯固百世之遇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2) 亦以明死生之大,
。(张溥《五人墓碑记》)
(3) 臣心一片磁针石,
。(宋·文天祥《扬子江》)
(4)
,恐年岁之不吾与。(屈原《离骚》)
(5)
,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
。(屈原《离骚》)
(6) 亦余心之所善兮,
。(屈原《离骚》)
(7)长太息以掩涕兮,
。(屈原《离骚》)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3-02 07:24:1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共8分)
菩萨蛮(宋·魏夫人)
溪山掩映斜阳里,楼台影动鸳鸯起。隔岸两三家,出墙红杏花。
绿杨堤下路,早晚溪边去。三见柳絮飞,离人犹未归。
【小题1】在文学史上,南宋叶绍翁《游园不值》中“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意境被后世所激赏,殊不知叶诗正是化用了比自己早近一个世纪的魏夫人的“出墙红杏花”。其实,本词所写之景历来便为人所称道,请就上片简要分析其艺术手法。(4分)
答:
【小题2】词的下片于写景之中着力于叙事抒情,试分析下片人物形象及其情感。(4分)
答:
同类题2
阅读宋词,回答问题。
少年游·早行
林仰
霁霞散晓月犹明,疏木挂残星。山径人稀,翠萝深处,啼鸟两三声。
霜华重迫驼裘冷,心共马蹄轻。十里青山,一溪流水,都做许多情。
【小题1】词题为“早行”,词人是如何表现“早”的?请作具体说明。(4分)
答:
【小题2】词人写“啼鸟两三声”,营造了什么样的氛围?有怎样的表达效果?(4分)
答:
【小题3】词的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又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4分)
答: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各题。
闲居遣怀十首(其一)
姚合①
身外无徭役,开门百事闲。
倚松听唳鹤,策杖望秋山。
萍任连池绿,苔从匝地斑。
料无车马客,何必扫柴关。
注:①姚合是玄宗时宰相姚崇的曾孙。历官武功主簿、富平尉、万年尉。宝应中,除监察御史,迁户部员外郎。出为金州刺史,改杭州刺史。后拜刑部郎中,迁户部郎中、谏议大夫、给事中。
【小题1】诗的中间两联是如何写环境的清幽的?
【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内容分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题目。
蝶恋花·福州横山阁
李弥逊【注】
百迭青山江一缕,十里人家,路绕南台去。榕叶满川飞白鹭,疏帘半卷黄昏雨。
楼阁峥嵘天尺五,荷芰风清,习习消袢暑。老子人间无著处,一尊来作横山主。
【注】李弥逊(1089-1153),连江(今属福建)人。南宋诗人。曾任户部侍郎等职,并担任过一系列地方官。主张抗金,反对与金议和,为秦桧所排斥,晚年归隐连江西山。此词是作者归隐后游览横山阁有感抒怀。
【小题1】词的上阕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如何描绘的?请结合内容分析。
【小题2】此词末尾两句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
同类题5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以下小题。
悲 秋
[南宋]黄公度
万里西风入晚扉,高斋怅望独移时。
迢迢别浦帆双去,漠漠平芜天四垂。
雨意欲晴山鸟乐,寒声初到井梧知。
丈夫感慨关时事,不学楚人儿女悲。
注释:诗人因反对朝廷投降求和被贬为肇庆府通判。
【小题1】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小题2】后人评此诗“格调高致”,请结合诗歌内容作简要分析。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诗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