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默写名言名句(每空1分,共10分)
14、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
,
。
15、
,
鱼鳖不可胜食也
; ,
材木不可胜用也。
16、然后以六合为家
,
;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17、彼童子之师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18、蟹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也。
19、
,此时无声胜有声。
,似诉平生不得志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句子默写 更新时间:2017-03-02 07:32:5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文后小题。
游边
尚颜
边阴四顾浓,饥马嗅枯丛。万里八九月,一身西北风。
偷营天正黑,战地雪多红。昨夜东归梦,桃花暖色中。
【小题1】诗歌反映了战士怎样的艰苦生活?请简要概括。
【小题2】结合全诗,简要赏析尾联。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从军行
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①
。
前军②夜战洮河
③
北,已报生擒土谷浑
④
。
【注】①辕门:军营之门。②前军:大军的前锋。③洮河:发源于甘肃碌曲县西南,流至永靖县注入黄河。④土谷浑:鲜卑族的一支。
【小题1】诗的前两句用“日色昏”和“红旗”构成了怎样的一幅边塞军旅图?简要分析。
【小题2】作为边塞诗,本诗洋溢着怎样的感情基调?为什么?简要回答。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文后各题。
塞路初晴
雍陶
晚虹斜日塞天昏,一半山川带雨痕。新水乱侵青草路,残烟犹傍绿杨村。
胡人羊马休南牧,汉将旌旗在北门。行子①喜闻无战伐,闲看游骑猎秋原。
【注】①行子:出行的人。
【小题1】诗歌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做简要赏析。
【小题2】请简要赏析最后两句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①醉,狂歌五柳前。
注:①接舆,春秋楚隐士,装狂遁世。
【小题1】下列对诗句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写山中秋景。时值水落石出的寒秋,山间泉水每天不停歇地潺潺作响;随着天色向晚,山色也变得更加苍翠。
B.颔联是诗人生活的真实写照。柴门,表现隐居生活和田园风味;倚杖,表现年事已高和意态安闲。柴门之外,倚杖临风,听晚树鸣蝉,安逸闲适。
C.颈联写原野暮色。夕阳欲落,炊烟初升,这是田野黄昏的典型景象。渡头在水,墟里在陆;落日属自然,炊烟属人事:景物独见匠心。
D.尾联引用陶渊明和楚狂接舆的典故,并将自己比作他们两人,生动刻画了诗人狂放的隐者形象,表达与朋友在辋川闲居之乐。
【小题2】下列对诗歌手法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中“转”“日”两字用得巧妙。“转”写出山体颜色渐变的动态,“日”写出太阳照在流动的溪水上泛出粼粼波光的动态。寥寥十字动静结合,有声有色。
B.“墟里上孤烟”中的“上”字,写出炊烟悠然上升的动态。“渡头余落日”,剪取落日与水面相切的一瞬间,显示了落日的动态和趋向,为读者留下广阔空间。
C.首联和颈联,以寒山、秋水、落日、孤烟等富有季节和时间特征的景物,构成一幅和谐静谧的山水田园风景画,描绘辋川附近的深秋暮色。
D.颔联和尾联写人,刻画隐士形象。风光人物,交替行文,相映成趣,形成物我一体、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抒写诗人的闲居之乐和对友人的真切情谊。
同类题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使至塞上》中王维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雄奇壮美的塞外风光,其中 “
,
”两句,更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2)《赤壁赋》写作者与友人于扁舟举杯共饮的句子是
,
。
(3)《饮酒》诗人对永葆清高,正直的情操的原因的解释的句子是:
?
。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诗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