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小题1】半卷红旗临易水, 。报君黄金台上意, 。(李贺《雁门太守行》)
【小题2】 ,不尽长江滚滚来。 ,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小题3】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诸葛亮《出师表》)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句子默写 更新时间:2017-03-02 07:22:3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好事近·凝碧旧池头
韩元吉
汴京赐宴,闻教坊乐,有感。
凝碧旧池头,一听管弦凄切。多少梨园声在,总不堪华发。
杏花无处避春愁,也傍野烟发。惟有御沟声断,似知人呜咽。
【注】①宋乾道九年(1173年),词人出使贺金主世宗生辰,途经故都汴京,金人赐宴,宴后作此作。②御沟:流经宫苑的河道。
【小题1】下列对诗歌内容分析与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   )
A.“凝碧旧池头,一听管弦凄切。”此句中“旧”字表明词人回忆起前朝往事:唐安禄山陷洛阳,在凝碧池大宴部属。梨园子弟唏嘘泣下,其中乐工雷海青掷乐器西向大恸。首句运用了一个情境与它相似的历史事件,抒写此时此际的痛苦。
B.“一听管弦凄切”的“一”字,在此作语助词用,起加强语气的作用。宴会所奏之乐凄惨悲切,进入百感交集的词人耳中更是牵动愁肠,加重了词人内心的悲切。
C.“多少梨园声在,总不堪华发。”听着当年梨园的曲调,一声声平添忧愁。此句中蕴含着白发老人回想青春少年的欢乐往事,抒发风流俱往,人已憔损的感慨。
D.“杏花无处避春愁,也傍野烟发。”杏花自知无法避免乱红零落碾成泥的命运,执着地在荒烟野地开放出美丽的花朵,此句暗含词人伤春之情。
E.全词以虚带实,兴寄遥深。所谓写实,是指杏花在二月间开花,而汴京赐宴恰在其时。所谓写虚,词人以杏花自喻,形象美丽而高洁;以野烟象征战后荒凉景象,亦极富于意境。
【小题2】词的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