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名句背默。(6分)
1、
,风顠飘而吹衣。
2、引壶觞以自酌,
。
3、怀良辰以孤往,
。
4、
,
;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5、
,秋水共长天一色。
6、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句子默写 更新时间:2017-03-02 07:51:0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1分)
(1)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环境描写侧面烘托琵琶女演奏技艺之高超的句子是“
,
。”
(2)在《归去来兮辞》陶渊明看见树木生长茂盛,泉水潺潺流淌,紧接着抒发了怎样的感慨:“
,
。” (3)范仲淹的《渔家傲》中表现戍边的将士因思念家乡而夜不成眠,潸然泪下的两句是:“
,
。”
(4)快乐源自心境,只要有信仰,居陋巷箪食瓢饮也是其乐无穷,孔子就说过:“
,
。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5)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哪几句中写道,像张翰一样轻易地挂冠离职自己做不到 “
,
,
?”
同类题2
阅读下列两首宋词,选出叙述正确的选项。( )(2分)
甲、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看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乙、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A.均表现浓厚的离情别绪。
B.均以避世离俗作为主题。
C.均采用先情后景的写作手法。
D.均描写临别时刻的场景和心理。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南歌子·游赏
苏轼
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
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注:①菰黍、昌歜,席间食品。②琼彝、玉舟,酒壶、酒杯。
【小题1】简要赏析“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这句诗。(4分)
【小题2】全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同类题4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而不知其所止。 (苏轼《赤壁赋》)
(2)业精于勤荒于嬉,
。
(韩愈《进学解》)
(3)
,子无良媒。 (《诗经》)
(4)扪参历井仰胁息,
。(李白《蜀道难》)
(5)艰难苦恨繁霜鬓,
。(杜甫《登高》)
(6)间关莺语花底滑,
。(白居易《琵琶行》)
(7)
,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8)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琅琊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题。
终南别业
(唐)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表述了诗人自己进入中年以后即开始厌倦尘俗的情绪,晚年归隐于终南山边。
B.颔联表达了诗人经常独自游山赏景的情形。“每”即“常常”,“胜事”指山中美景。
C.尾联写了诗人偶然遇见山林中的一位老者,与之谈笑言欢,竟不舍得让老人回家。
D.这首诗没有描绘具体的山川景物,重在表现诗人隐居山间时的心境。语言华美绚丽。
【小题2】这首诗的颈联“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深为后代诗家所赞赏,请结合诗意分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诗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