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
(《阿房宫赋》)
(2)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
。
(杜甫《蜀相》)
(3)
,莫使金樽空对月。
,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将进酒》)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句子默写 更新时间:2017-03-02 08:14:0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完成小题。
送沈子福归江东 王 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沂。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 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罟(gǔ)师:渔夫,这里指船夫。
【小题1】王诗中首句“杨柳渡头行客稀”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请略作赏析。
【小题2】这两首送别诗,在写法上有相同之处,都新奇、形象、蕴含丰富,请略加分析。
同类题2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顺应自然乐天安命的决心。
(2)《庄子,逍遥游》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像倒在堂舱地的一杯水,无法浮起一个杯子一样。
(3)杜甫在《登高》一诗中大胆发挥创造,用“
,
”让人联想到落叶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
(4)《滕王阁序》一文写景字字珠玑,尤其“
,
。”着力表现大自然的色彩变幻,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5)李密《陈情表》中反复申述感念新朝皇恩浩荡,为地方官员荐举人才“
,
”却“辞不赴命”说明原因。
(6)苏轼在《赤壁赋》中借客人之口吟诵“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然后点明诗的出处:“
?”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送 杨 子
李白
①
斗酒渭城边,垆头醉不眠。
梨花千树雪,杨叶
②
万条烟。
惜别倾壶醑,临分赠马鞭。
看君颍上去,新月到应圆。
(注) ①作者一说为岑参。②“杨叶”一作“杨柳”。
(1)从表达技巧上简要赏析颔联“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
(2)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后两联简要说明。
同类题4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问题。
观祈雨
李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小题1】说说诗歌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情景。
【小题2】本诗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对比,请说说何处用了对比?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
同类题5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
;茕茕独立,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2)夕阳古道无人语,
。(王实甫《长亭送别》)
(3)四围山色中,
。(王实甫《长亭送别》)
(4)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
。(司马迁《报任安书》)
(5)退论书策以舒其愤,
。(司马迁《报任安书》)
(6)举世皆浊我独清,
,是以见放。(《渔父》)
(7)
,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过华清宫》)
(8)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
。(朱熹《朱子家训》)
(9)
,克俭于家。(尚书·大禹谟)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