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潮涨江阔、诗人扬帆东下的情景。
(2)屈原在《离骚》表明宁愿立即死去也不愿苟合阿谀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表明自己在同学中虽然穿着破旧,但也不羡慕他们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句子默写 更新时间:2017-03-02 09:07:4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风飘飘而吹衣。(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引壶觞以自酌,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潦水尽而寒潭清,
。(王勃《滕王阁序》)
(4)
,
;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 (王勃《滕王阁序》)
(5)羽扇纶巾,谈笑间,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6)
,水随天去秋无际。(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同类题2
下列对《长亭送别》中(滚绣球)一曲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A.以途中的景物为线索抒情写意,从不同侧面展示主人公复杂的内心世界。
B.柳丝虽长,却难系住远行人的马,想使疏林挂住斜阳也是枉然,用客观事物衬托远行人情意浅薄,难以挽留。
C.“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抒发的是莺莺虽一时半刻的厮守也不肯放弃的惜别深情,真可谓是情景交融,剖析入微。
D.莺莺因将与张生分别而消瘦。虽然高度夸张,却准确地写出了莺莺在感情折磨下身心交瘁的状况。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夜游宫·记梦 寄师伯浑
陆 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小题1】这首词以“梦”为题,上片和下片叙写的角度和表现的内容有何区别?
【小题2】对末三句所蕴涵的丰富的思想感情,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幼立志而终生不辍
B.年华老去而未能如愿
C.壮志未酬而雄心不已
D.现实无望而心如死灰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后面问题。(11分)
中吕普天乐·秋怀
张可久
为谁忙,莫非命。西风驿马,落月书灯。青天蜀道难,红叶吴江冷。
两字功名频看镜,不饶人白发星星。钓鱼子陵①,思莼季鹰②,笑我飘零。
注:①子陵:即严子陵,东汉著名隐士,隐于富春江。②季鹰:即张翰,西晋时人。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莼羹、鲈鱼脍,于是辞官回家。
【小题1】请简要分析这首元曲中诗人的形象。(6分)
【小题2】请赏析末句中“笑”字的妙处。(5分)
同类题5
补写名句。(6分)
【小题1】
,知来者之可追。______________,觉今是而昨非。
【小题2】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
。
【小题3】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形影相吊。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诗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