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出师表》中,诸葛亮回顾自己当初临危受任的两句是:“_____,_____”。
(2) 韩愈在《师说》中认为,圣人之所以愈益圣明是因为他们“_____”,而普通人则相反,是因为他们“____”。
(3) “______,_____”道出了《琵琶行》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白居易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句子默写 更新时间:2017-03-02 09:16:1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10分)
秋 波 媚
陆 游
七月十六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
①
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
②
,应待人来。
注:①南山:秦岭主峰,在长安城南。
②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均为长安城内胜景。此时长安城为金兵占领。
【小题1】开篇两句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4分)
【小题2】下阕采用的主要艺术手法是什么?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6分)
同类题2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明湖居听书》写小玉说书时,用“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来侧面描述说书人高超的造诣;白居易《琵琶行》中也有类似句子,用“
,
”来烘托琵琶女的高妙的演奏技艺。
(2)《蜀道难》一诗中逶迤的蜀道,有极其奇险的风光,其中描写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诗句是“
,
。”
(3)韩愈在《师说》中认为老师的职能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他提出的择师标准是“
,
。”
(4)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讲“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荀子在《劝学》中也强调“
,
。”
(5)《过秦论》将陈涉的起义与诸侯国合纵抗秦作了多层次、多角度的对比,其中彰显军事装备力量悬殊的句子是“
,
。”
(6)《锦瑟》一诗中“
,
”两句运用鲛人泪珠和良玉生烟的典故,让人感受到对美好理想执着追求却又无法达成的伤感凄凉。
同类题3
默写(7分) (每空一分)
(1)大学之道,
,在亲民,
。
(2)
,
,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3)
,审问之,慎思之,
,笃行之。
(4)有弗问,
,弗措也。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宿甘露寺
曾公亮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注:甘露寺是我国一座著名的佛寺,始建于三国吴时,在江苏省镇江市北固山上,面对长江,相传建寺时露水适降,因而得名。
【小题1】 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小题2】这首诗在表达技巧的运用上很有特色,请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
同类题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鱼我所欲也》—篇中,孟子强调“正义”比“生命”更重要的观念,他认为,生命是我们每个人都想拥有的,但“
,
'。
(2)杜牧的《阿房宫賦》描写了秦宫内奢靡的生活场景,他写道:远处仿佛 “
”,那是宮车驶过;车声渐行渐远,最终“
,
”,
(3)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通过描写周瑜 “
”的儒雅装束,从容镇定之间就将曹军打得“
”的风采,概括出了整个战争的场景。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诗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