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1)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  
   ”两句来批评。
(2)《赤壁赋》中用侧面描写的方法突出箫声悲凉、幽怨的句子是“
    
(3)苏轼在《赤壁赋》中用“ 。”两句来比喻人生短暂、个人渺小。
(4)有志与力,    ,亦不能至也。《游褒禅山记》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句子默写 更新时间:2017-03-02 09:19:1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①醉,狂歌五柳前。
注:①接舆,春秋楚隐士,装狂遁世。
【小题1】下列对诗句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写山中秋景。时值水落石出的寒秋,山间泉水每天不停歇地潺潺作响;随着天色向晚,山色也变得更加苍翠。
B.颔联是诗人生活的真实写照。柴门,表现隐居生活和田园风味;倚杖,表现年事已高和意态安闲。柴门之外,倚杖临风,听晚树鸣蝉,安逸闲适。
C.颈联写原野暮色。夕阳欲落,炊烟初升,这是田野黄昏的典型景象。渡头在水,墟里在陆;落日属自然,炊烟属人事:景物独见匠心。
D.尾联引用陶渊明和楚狂接舆的典故,并将自己比作他们两人,生动刻画了诗人狂放的隐者形象,表达与朋友在辋川闲居之乐。
 
【小题2】下列对诗歌手法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中“转”“日”两字用得巧妙。“转”写出山体颜色渐变的动态,“日”写出太阳照在流动的溪水上泛出粼粼波光的动态。寥寥十字动静结合,有声有色。
B.“墟里上孤烟”中的“上”字,写出炊烟悠然上升的动态。“渡头余落日”,剪取落日与水面相切的一瞬间,显示了落日的动态和趋向,为读者留下广阔空间。
C.首联和颈联,以寒山、秋水、落日、孤烟等富有季节和时间特征的景物,构成一幅和谐静谧的山水田园风景画,描绘辋川附近的深秋暮色。
D.颔联和尾联写人,刻画隐士形象。风光人物,交替行文,相映成趣,形成物我一体、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抒写诗人的闲居之乐和对友人的真切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