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木兰花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注]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注] 縠hú皱:皱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
【小题1】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小题2】这首词的上半阕是如何描写春色的?试就其中一方面加以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6-02-23 03:54:0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5

阅读《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完成第下面小题。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小题1】下列对诗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楚天,战国时期楚国据有南方大片土地,所以古代泛称南方的天空为楚天。与“暮霭沉沉楚天阔”中“楚天”含义相同。
B.玉簪螺髻,用来比喻纵目望去所见到的远方群山,群山姿态万千,苍翠挺拔的青山有如碧簪,层峦叠嶂的山峰好比螺髻。
C.吴钩,吴地特产的弯形宝刀,此处借代武器,也喻指诗人自己,虽有沙场立功的雄心壮志,却英雄无用武之地。
D.树犹如此,为用典,原句为“木犹如此,人何以堪?”。写出了国事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的现实。
【小题2】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是作者在赏心亭上所见的景色。楚天千里,辽远空阔,秋色无边无际。大江流向天边,也不知何处是它的尽头。
B.“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用“落日”二字,比喻南宋国势衰颓;“断鸿”,是失群的孤雁,比喻作为“江南游子”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
C.“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写出了诗人对季鹰归隐行为的否定,还写了有家难归的乡思,又抒发了对金人、对南宋朝廷的激愤。
D.“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搵英雄泪。”倩,是请求,“红巾翠袖”,是少女的装束,这里就是少女的代名词。这句诗写出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
【小题3】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阙,在阔大苍茫的背景上,呈现于读者眼帘的是一个忧愤孤寂的爱国者的形象。诗人运用景物烘托、动作描写、排比修辞来刻画人物。
B.“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三句,是写山。诗人运用移情及物的手法,写自己心中有愁有恨,虽见壮美的远山,但远山在“献愁供恨”。
C.下阕连用三典,诗人不学张翰秋风思归,不学许汜求田问舍,是反衬自己复国大志。“可惜流年”,写年华虚度,壮志难酬。
D.下阕的三个典故,增加了词的容量,使内蕴更为丰厚;使得语言简练,风格典雅能收到言近旨远,辞约意丰的效果。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