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去来兮辞》中“
,
”两句,既写抬眼所见的自然美景,清新淡雅;亦暗含潇洒自在、归隐田园之志,颇具象征意味。
(1)《滕王阁序》中“
,
”两句,巧妙化用前人诗句,从高下、动静、远近、点面诸多角度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绝美的风景画,堪称点睛之笔。
(3)庄子《逍遥游》以“
,
”两句,极写大鹏击水之远、腾飞之高,展现了大鹏徙于南冥的壮观景象。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句子默写 更新时间:2017-03-02 09:47:4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从军行
陈羽
海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小题1】前两句描写怎样的景象,有何作用?
【小题2】“红旗直上天山雪”塑造了怎样的士兵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试简要分析。
同类题2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若夫乘天地之正,
,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庄子《逍遥游》)
(2)
,来吾道夫先路! (屈原《离骚》)
(3)连峰去天不盈尺,
。 (李白《蜀道难》)
(4)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 (苏轼《赤壁赋》)
(5)
,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6)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7)寄意寒星荃不察,
。 (鲁迅《自题小像》)
(8)独学而无友,
。 (《礼记·学记》)
同类题3
对下列各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大约因为心情急切,作者的归程画面转换得也快:他刚才还在轻飏的舟上迎风伫立,转眼间又出现在晨光熹微的山路上,为了告诉每个人,明知却偏还要“问征夫以前路”;待到“乃瞻衡宇”,这位已届中年的汉子,竟又像小孩子一样“载欣载奔”。写得真实而动人。
B.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院里的小路长满了荒草,松和菊还是原样。这里“松菊”既是天性爱好又是言志和寄托。
C.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这两句可以看出精神的富有和物质的拮据,以及前者对后者的压倒优势。
D.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白云自然而然地从山穴里飘浮而出,倦飞的小鸟也知道飞回巢中。鸟犹如此,人何以堪?触景感怀,景物亦有人情和个性,感情在景物中自然流露出来。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问题。(8分)
山坡羊·未央
①
怀古
【元】张养浩
三杰
②
当日,俱曾此地,殷勤纳谏论兴废。见遗基,怎不伤悲!
山河犹带英雄气,试上最高处闲坐地。东,也在图画里;西,也在图画里。
注:①未央:未央宫,在汉长安西南部的西安门内,为刘邦的开国宰相萧何负责监修而成,由四十多个宫殿台阁组成。前殿遗址的高大土台基,在十几里之外即可望见。②三杰:指张良、萧何、韩信。
【小题1】结合全曲,分析“试上最高处闲坐地”一句中“闲”字的妙处。(4分)
【小题2】试简要赏析这首元曲在对比手法运用上的妙处。(4分)
同类题5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回答问题。
中吕山坡羊·道情
(元)宋方壶
青山相待,白云相爱,梦不到紫罗袍共黄金带。一茅斋,野花开,管甚谁家兴废谁成败,陋巷箪瓢亦乐哉!贫,气不改;达,志不改。
【小题1】这首元曲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
【小题2】这首元曲在表现手法上,既有用典,也有对比,请任选其中一种手法,结合诗句,分析其作用。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