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理解性默写
(1)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揭示贫富差距悬殊,从反面论证自己观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论语》中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表述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一句提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过秦论》中体现秦始皇通过强大的武力对胡人起到震慑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劝学》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句子默写 更新时间:2017-03-02 10:06:2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
,则将焉用彼相矣?(《季氏将伐颛臾》)
(2)谨庠序之教,
,
。(《寡人之于国也》)
(3)
,只是朱颜改。( 李煜《虞美人》)
(4)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
(5)今宵酒醒何处?
。(柳永《雨霖铃》)
(6)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李清照《声声慢》)
(7)
,百年多病独登台。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同类题2
(一)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临 江 仙
陈与义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注:这首词写于国家遭受兵乱时节,作者在端午节凭吊屈原。
【小题1】“万事一身伤老矣”饱含着词人哪些情感?
【小题2】“戎葵”,即蜀葵,夏日开花,有向阳特性。请简要分析“戎葵”这一意象在词中的作用。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京口月夕书怀
林景熙
山风吹酒醒,秋入夜灯凉。
万事已华发,百年多异乡。
远城江气白,高树月痕苍。
忽忆凭楼处,淮天雁叫霜。
【注】诗人家在温州平阳,本诗是他旅居镇江之作。
(1) 请简要分析首联的作用。
(2) 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诗人“书怀”的内容。
(3) 请简要赏析尾联“忽忆凭楼处,淮天雁叫霜”。
同类题4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定乎内外之分,
,斯已矣。(庄子《逍遥游》)
(2)
,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
(3)闻道有先后,
,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4)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隐《锦瑟》)
(5)而或长烟一空,________;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范仲淹《岳阳楼记》)
(6)
,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破阵子》)
(7)
,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论语》)
(8)
,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诗论》)
同类题5
补写出下列名篇中的名句。
(1)《劝学》中以雕刻为喻,强调学习应当坚持,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的句子是:
,
。
(2)《师说》中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是:
,
。
(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了出来,这个句子是
,
。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