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的部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 ”两句,告诫世人应以历史为鉴,才能避免重蹈覆辙。
(2)在《赤壁赋》的开头,苏轼写自己与朋友泛舟赤壁之上,朗诵《诗经·陈风》中的《月出》篇,即文中所谓“ 。”
(3)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中表明作者在艰苦的学习生活环境中怡然自乐的原因的两句是“ ”。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句子默写 更新时间:2017-03-03 04:31:5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葛从周,字通美,濮州鄄城人也。从周少豁达,有智略。初入黄巢军,太祖大破巢军于王满渡,从周与霍存、张归霸昆弟相率来降。七月,从太祖屯兵于西华,破蔡贼王夏寨。太祖临阵马踣,贼众来追甚急,从周扶太祖上马,与贼军格斗,伤面,矢中于肱,身被数枪,奋命以卫太祖。赖张延寿回马转斗,从周与太祖俱免,退军溵水。诸将并削职,惟擢从周、延寿为大校。其从入长葛、灵井,大败蔡贼。

太祖遣郭言募兵于陕州,有黄花子贼据于温谷,从周击破之。又破秦贤之众于荥阳,寻佐朱珍收兵于淄、青间。淄人不受制,复与之战,获其骁将巩约。会青州以步骑万余人列三寨于金岭,以厄要害,从周与朱珍大歼其众,掳其将杨昭范五人而还。从太祖至范县,复与朱瑄战,掳尹万荣等三人,遂平濮州。

乾宁元年三月,军至新太县,朱瑾令都将张约、李胡椒率三千人来拒战,师古遣从周、张存敬掩袭,生擒张约、李胡椒等都将数十人。二年十月围兖州兖人不出从周诈扬言并人郓人来救即引军趋高吴夜半却潜归寨。朱瑾果出兵攻外壕,我军士突出,掩杀千余人,生擒都将孙汉筠。

天复元年三月,与氏叔琮讨太原,从周以兖、郓之众,自土门路入,与诸军会于晋阳城下,以粮运不给,班师。顷之,从周染疾,会青州将刘鄩陷兖州,太祖命讨之,遂力疾临戎。三年十一月,鄩举城降,以功授检校太傅。太祖以从周抱疾既久,命康怀英代之,授左金吾上将军,以风恙不任朝谒,改右卫上将军致仕。末帝即位,制授潞州节度使,令坐食其俸,加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兼侍中,封陈留郡王,累食邑至七千户,命近臣赍① 旌节就别墅以赐之。贞明初,卒于家。册赠太尉。

(选自《旧五代史·梁书十六》,有删改)

(注)赍:(jī)携带。
【小题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二年十月/围兖州/兖人不出/从周诈扬言并人/郓人来救/即引军趋高吴/夜半却潜归寨
B.二年十月/围兖州/兖人不出从周/诈扬言并人/郓人来救/即引军趋/高吴夜半却潜归寨
C.二年十月/围兖州/兖人不出/从周诈扬言并人/郓人来救即引军/趋高吴夜半/却潜归寨
D.二年十月/围兖州/兖人不出从周/诈扬言并人/郓人来救/即引军趋高吴夜半/却潜归寨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擢,“提升官职”的意思,表示升迁官职的还有“迁”“拔”“升”等。
B.乾宁,皇帝年号。从汉武帝起,帝王即位都有年号,后就用帝王年号来纪年。
C.致仕,指官员因年老或衰病而被皇帝罢免职务。也称“休致”。
D.食邑又称采邑、采地。中国古代诸侯封赐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葛从周率军投降后,屡立战功。太祖临阵落马,从周奋力救护;他随从太祖在长葛、灵井作战,大败蔡州的军队。
B.葛从周几次平定贼乱。黄花子占据温谷,葛从周领兵征讨,一举攻克;濮州兵反叛作乱,葛从周和朱珍大破敌兵。
C.葛从周有才智谋略。包围兖州,葛从周欺骗朱瑾出兵进攻,自己率军士突然出击,杀死一千多人,活捉了都将孙汉筠。
D.葛从周于乱世中却能得以寿终正寝。葛从周有病,太祖让人代替了他的职务,准许他退休。退休后在乡间的一栋别墅里养老。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初入黄巢军,太祖大破巢军于王满渡,从周与霍存、张归霸昆弟相率来降。
(2)会青州以步骑万余人列三寨于金岭,以厄要害,从周与朱珍大歼其众,掳其将杨昭范五人而还。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林锦,字彦章,连江人。景泰初,由乡贡授合浦训导。瑶寇充斥,内外无备。锦条具方略,悉中机宜。巡抚叶盛异之,檄署灵山县事。城毁于贼,锦因形便,为栅以守,广设战具,贼不敢逼。满秩去官,民曰:“公去,贼复至,谁御者?”悉逃入山。盛以状闻,诏即以锦为知县。驰驿之官,民复来归。
适岁饥,诸瑶益剽掠无虚日。锦单骑诣垒,晓以祸福,瑶感悟,附县二十五部咸听命,其不服者则讨之。天顺六年破贼罗禾水,再破之黄姜岭,又大破之新庄。先后斩获千余级,还所掠人口,贼悉平,乃去栅,筑土城。
盛及监司屡荐其才。成化改元,会廉州为贼所陷,乃以锦为试知府。岁复大饥贼四出劫掠锦谕散千余人诛梗化者而绥辑其流移境内悉平。
四年,上官交荐,请改授宪职,令专备钦、廉群盗。乃以为按察使佥事,益勤于政。十年,赐敕旌异。久之,进副使。锦以所部屡有盗警,思为经久计,乃设团河营于西,设新寮营于南,而别设洪崖营以杜诸寇出没路。易灵山土城,更筑高墉,亘五百丈,卒为岩邑。十四年,兵部上其抚辑功,被赉。
锦在兵间,以教化为务。灵山尚鬼,则禁淫,修学校,劝农桑。其治廉、钦,皆饬学宫,振起文教。为人诚实,洞见肺腑,瑶蛮莫不爱信。其行军,与士卒同甘苦,有功辄推以与人,以故士多效死,所在祠祀。
(选自《明史••列传第五十三》)
【小题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岁复大/饥贼四出/劫掠锦谕/散千余人/诛梗化者/而绥辑其流移境内/悉平。
B.岁复大饥/贼四出劫掠/锦谕散千余人/诛梗化者/而绥辑其流移/境内悉平。
C.岁复大饥/贼四出劫掠锦/谕散千余人/诛梗化者/而绥辑其流移境内/悉平。
D.岁复大饥贼四出/劫掠锦/谕散千余人诛/梗化者而绥/辑其流移/境内悉平。
【小题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科举中,先经州县考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应试者叫“乡贡”。乡试的第一名叫“会元”。
B.“满秩去官”中“满秩”指的是官吏任期结束。
C.“兵部”为中国古代官署名,掌管选用武官及兵籍、军械、军令等。
D.“祠”是封建制度下供奉祖宗、鬼神或有功德的人的房屋,如“祠堂”。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林锦为官有谋略,针对瑶寇泛滥一事,分条陈述方略,都说中了要害,所以受到上级赏识。
B.林锦善于根据地形设置防守的栅栏和其他战争用具,在他任期内贼人不敢逼近,百姓也不用逃入深山。
C.林锦重视教化,他修建学校,鼓励农桑,因此深受瑶蛮的爱戴信赖,所在职的地方都建祠庙祭祀他。
D.林锦担任副使时,因为所管辖的地方经常发生盗贼劫掠事件,他便在西边设了团河营,在南边设新寮营,另外设洪崖营来堵塞贼寇出没的道路。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盛以状闻,诏即以锦为知县。驰驿之官,民复来归。
(2)锦单骑诣垒,晓以祸福,瑶感悟,附县二十五部咸听命,其不服者则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