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对《窦娥冤》中窦娥在刑场发的三桩誓愿,下列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个誓愿是血溅白练,窦娥希望刑场上围观的人群能立刻了解她的冤屈。
B.第二个誓愿是六月飞雪,窦娥希望自己的冤屈会在上天得到反应。
C.第三个誓愿是亢旱三年,窦娥不仅希望个人的冤屈得到申雪,而且希望上天能够惩治邪恶。
D.这三桩誓愿集中体现了窦娥坚贞、善良的品格以及宁折不弯的反抗精神。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7-06-06 01:48:2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题目。(8分)
【双调】大德歌•夏
俏冤家,在天涯,偏那里绿杨堪系马。困坐南窗下,数对清风想念他。蛾眉淡了教谁画?瘦岩岩羞戴石榴花。
【小题1】本曲刻画了一位怎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
【小题2】简析本曲的语言特色。(4分)
同类题2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正宫】叨叨令
无名氏
溪边小径舟横渡,门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断红尘路,白云满地无寻处。说与你寻不得也么哥,寻不得也么哥,却原来侬①家鹦鹉洲②边住。
注:①侬:我。②鹦鹉洲:此处为“渔父居处”的代称。
(1)本曲前四句运用丰富的意象勾勒出一幅美丽的自然图景,其中______意象体现出温润柔美的特征,而_______意象则给人以飘逸渺远的感受。
(2)请结合全曲简要分析“却原来侬家鹦鹉洲边住”所蕴含的思想情感。
同类题3
阅渎下面元曲,完成小题。
双调水仙子·客乡秋夜
赵善庆
梧桐一叶弄秋晴,砧杵千家捣月明,关山万里增归兴。隔嵯峨白帝城,捱长宵何处销凝?寒灯一檠,孤雁数声,断梦三更。
注:嵯峨,山高峻貌。
【小题1】曲辞中哪些景象增强了诗人的“归兴”?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4分)
【小题2】曲辞最后三句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试举两种加以赏析。(4分)
同类题4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①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②
?总是离人泪。
③青山隔送行,
,淡烟暮霭相遮蔽。
④举世皆浊我独清,
。
⑤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
。
⑥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计,
。
⑦水至清则无鱼,
。
⑧言必信,
。
同类题5
下列对《长亭送别》【耍孩儿】一曲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耍孩儿】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伯劳东去燕西飞,未登程先问归期。虽然眼底人千里,且尽生前酒一杯。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
A.“司马青衫”系用典,出自白居易《琵琶行》中“江州司马青衫湿”一句。
B.“伯劳东去燕西飞”亦系用典,化用了乐府诗《东飞伯劳歌》中的诗句。
C.“虽然眼底人千里,且尽生前酒一杯”句是借酒浇愁、及时行乐的表现。
D.“眼中流血,心内成灰”,这是莺莺送别张生悲戚、依恋、怨恨的集中表现。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