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江亭怨①
吴城小龙女
帘卷曲阑独倚,山展暮天无际。泪眼不曾晴,家在吴头楚尾②。
数点雪花乱委,扑鹿③沙鸥惊起。诗句欲成时,没入苍烟丛里。
[注]①这首词题在荆州江亭柱上,故名“江亭怨”,实际上它属于“清平乐令”。②“吴头楚尾”,江西的代称。③“扑鹿”,象声词,拍打着翅膀的声音。
【小题1】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上片以“泪眼不曾晴”直接抒发了少女浓烈的思乡之情。
B.“数点雪花乱委,扑鹿沙鸥惊起”此句用意巧妙,不言少女伤怀,却言沙鸥不受羁绊,是把沙鸥自由翱翔与少女为情所困作对比,更加衬托出少女内心深处的伤感。
C.下片中少女为雪花飘舞、沙鸥飞翔的情景所吸引,伤感情绪渐淡。
D.本词语少意多,露少藏多,画面丰富生动,引起读者无限的想象,余味无穷。
E. 贯穿全词始终的是一种幽怨之情,一种少女流落异乡的感物伤怀思乡的幽怨之情。
【小题2】你认为“帘卷曲阑独倚,山展暮天无际”两句中哪两个字用的最妙?请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10-27 11:24:2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虞美人·寄公度①
舒亶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注)①苏亶被罢官十年后再次被朝廷任用,重回京城后已是物是人非,故写此词寄赠友人公度。②尊:同"樽",酒杯。③陆觊与范晔相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晔,因赠以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词的上片写了登楼所见,自下而上,通过一系列典型的意象,描绘出一幅清新明快的秋景图。
B.上片中“独”字最能凸显作者形象,词人独自一人倚阑眺望的情态、触景而生的孤独惆怅尽含其中。
C.“背飞双燕”,借双燕相背而飞写朋友的离别;“贴云寒”中“寒”字既写环境也写心理,与下片的“雪满长安道”相呼应。
D.词的下片以抒情为主,写作者在与朋友离别后郁郁寡欢,借酒销愁,大雪铺满了长安的道路,也借此隐射朝廷奸臣当道的现实。
E. 本词情感复杂,是寄友之作,也饱含着自己的人生感慨,登楼所望,皆着有词人的情感,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小题2】本词的最后两句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其手法。

同类题2

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作答。

窦园醉中前后五绝句①

陈与义

海棠脉脉要诗催,

日暮紫绵②无数开。

欲识此花奇绝处,

明朝有雨试重来。

春寒③

陈与义

二月巴陵日日风,

春寒未了怯园公④。

海棠不惜胭脂色,

独立蒙蒙细雨中。

注①此诗作于1125年北宋时期。②紫绵:最名贵的海棠品种。③此诗写于1129年,当时南宋朝廷正风雨飘摇。④园公:作者借居岳州时的自号。
(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
A.“春寒未了怯园公”一句中的“怯”字,描绘出漂泊异乡的诗人对料峭春寒难以忍受的畏惧。
B.《春寒》后两句,诗人用类似于刻画松、梅、菊、竹的手法来写海棠,说它傲然“独立”于风雨中,哪怕有损于自己美丽的“胭脂色”,海棠的风骨和雅致得到充分的表现。
C.古代诗词中的花草很多具有象征含义,比如牡丹是豪华富贵的象征,莲花是高雅纯洁的象征;桂花是阖家团圆的象征。这两首诗中的海棠都是坚强不屈精神的象征。
D.苏轼有《海棠》诗云:“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以海棠幽寂喻自己贬官遭际。而陈与义笔下的海棠也是他流亡时的写照。
(2)这两首诗用了什么相同的修辞手法咏海棠?请指出并分别举例。
(3)请简要分析诗人在两首诗中通过写海棠所表达的不同思想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