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虞 美 人
蒋 捷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濛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阑干。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小题1】上阕“楼儿忒小不藏愁”一句中哪个字用得妙?简要分析用得妙的原因。(5分)
【小题2】本词主要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3-05-16 10:01:5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词。
南歌子 黄庭坚
槐绿低窗暗,榴红照眼明。玉人邀我少留行。无奈一帆烟雨画船轻。 柳叶随歌皱,梨花与泪倾。别时不似见时情。今夜月明江上酒初醒。
【小题1】“槐绿低窗暗,榴红照眼明”两句写景的特色及作用。
【小题2】下片主要运用哪些手法来表情达意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文后各题。
浣溪沙
苏轼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沈郎多病不胜衣。
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此情惟有落花知!
【注】沈郎:苏轼自比南朝诗人沈约,体弱多病。 鹧鸪啼,鹧鸪鸟的叫声像“行不得也哥哥”,所以在外的游子听到鹧鸪的叫声会感到凄凉。
【小题1】词的上片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小题2】下片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结合有关意象简要分析。
同类题3
阅读下列两首宋词,选出叙述正确的选项。( )(2分)
甲、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看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乙、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A.均表现浓厚的离情别绪。
B.均以避世离俗作为主题。
C.均采用先情后景的写作手法。
D.均描写临别时刻的场景和心理。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少年游
润州作,代人寄远
苏轼
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恰似姮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
(注)①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三月底、四月初,任杭州通判的苏轼因赈济灾民而到了润州(今江苏镇江),为寄托对远在杭州的妻子的思念,写了这首词。②姮娥:嫦娥。
【小题1】有人说.这首词的构思“有点特别”,那么,“特别”在什么地方?请简要分析。(5分)
【小题2】结合全词,说说上片中“飞雪似扬花”和“杨花似雪”能否对换位置,并说明原因。(6分)
同类题5
补写出下面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小题1】《阿房宫赋》中表现秦王攫取财物贪得无厌而挥霍起来却毫不吝惜的语句是“
,
”
。
【小题2】《虞美人》中“
,
”
表达了景物依旧而容颜已老的内容。
【小题3】《将进酒》中运用夸张手法,极言人生易老的两句话是“
,
”。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