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6小题)(6分)
(1)熊咆龙吟殷岩泉,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梦入神山教神妪,
。(李贺《李凭箜篌引》)
(3)
,皓腕凝霜雪。(韦庄《菩萨蛮(其二)》)
(4)
,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5)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周邦彦《苏幕遮》)
(6)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定风波》)
(7)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李清照《声声慢》)
(8)遥岑远目,献愁供恨,
。 (辛弃疾《水龙吟》)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句子默写 更新时间:2017-03-02 12:28:4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补写下列诗文中空缺处。
(1)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
(2)画图省识春风面,
。
(3)
,潦倒新停浊酒杯。
(4)蟹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也。
(5)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
(6)
,吾未见其明也。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金陵怀古
许浑
玉树①歌残王气终,景阳②兵合戍楼空。松楸③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
石燕④拂云晴亦雨,江豚⑤吹浪夜还风。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
【注】①玉树:指陈后主所制乐曲《玉树后庭花》。②景阳:陈朝宫殿名,陈后主宴饮作乐之地。③松楸:坟墓上的树木。④石燕:传说中的一种有灵性的石燕,通风雨则飞翔,风雨停则复还为石。⑤江豚:传说每于浪间跳跃,风辄起。
【小题1】请赏析首联中“残”“空”二字的妙处,并指出全诗为何以追述隋兵灭陈的史事发端?
【小题2】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除夜二首(其一)
①
陈与义
城中爆竹已残更,朔吹翻江意未平。
多事鬓毛随节换,尽情灯火向人明。
比量旧岁聊堪喜,流转殊方
②
又可惊。
明日岳阳楼上去,岛烟湖雾看春生。
(注)①这首诗写于北宋灭亡、诗人从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南)南渡,流离于今湖南湖北一带。这首诗是诗人在岳阳度除夕时所作。②殊方:异乡。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题为“除夜”,诗中多处与题目照应,如“城中爆竹”是除夜习俗,“随节换”“比量旧岁”“看春生”则暗示时节变换,新旧交替。
B.诗歌前两联作者由室外的爆竹声和江水转到室内自己的感受和心情,诗歌后两联作者又让自己的思绪跃出窗外,设想明日登楼远眺的情景。
C.本诗不用华丽辞藻,也不用典故,语言平淡自然,通篇语句朗朗上口,富有口语色彩,但读起来让人有韵味醇厚之感。
D.本诗由虚到实写自己要在一年之始万象更新的“明日”登上岳阳楼,远看“岛烟湖雾”中春天来临的景象;拓展了意境,表达了期盼。
【小题2】本诗表述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这首宋诗,完成下题。
咏愁
石象之
来何容易去何迟,半在心头半在眉。
门掩落花春去后,窗涵残月酒醒时。
柔如万顷连天草,乱似千寻匝地丝。
除却五侯歌舞地,人间何处不相随?
【小题1】颔联采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小题2】前人评价此诗写愁“有神无迹”,请结合全诗内容简要谈谈你对此评价的理解。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高适
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
①
上秋帆远,白帝城
②
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注) ①青枫江:似指浏水,在长沙一带。②白帝城:东汉末公孙述据蜀中,于夔州奉节县东瞿塘峡口白帝山上筑城,名曰白帝城。
【小题1】本诗中虚实结合手法的使用较为突出,请简要分析。
【小题2】诗人在送别两位被贬的友人时感情复杂,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诗
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