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水调歌头 中秋
米芾
砧声送风急,蟋蟀思高秋。我来对景,不学宋玉①解悲愁。收拾凄凉兴况,分付尊中醽醁②,倍觉不胜幽。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
怅襟怀,横玉笛,韵悠悠。清时良夜,借我此地倒金瓯③。可爱一天风物,遍倚栏干十二,宇宙若萍浮。醉困不知醒,欹④枕卧江流。
注:①宋玉,战国辞赋家,自古文人悲秋之说始于其《九辩》。②醽醁(líng lù),古代的一种美酒。③瓯(ōu),杯子。④欹(qī),斜倚,斜靠。
【小题1】此词写中秋之夜,作者选取了哪些有代表性的意象?(3分)
【小题2】古人认为米芾这首中秋词不因袭前人,有创新。你认为“新”在哪里?(4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2-11-14 07:38:1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思佳客 吴文英
迷蝶无踪晓梦沉,寒香深闭小庭心。欲知湖上春多少,但看楼前柳浅深。
愁自遣,酒孤斟。一帘芳景燕同吟。杏花宜带斜阳看,几阵东风晚又阴。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迷蝶无踪晓梦沉”,写清晨梦醒之后,梦中的情景已消逝无踪。但词人却迷于梦中,难以自拔。
B.词人看到楼前柳色浓绿,推测出湖边春色一定很好,所以就想去湖边游览。为下片写游湖作铺垫。
C.下片先写词人借酒消愁,虽有春燕飞来,但心中孤独仍无法扫除。这里以乐景村哀情,正面衬托。
D.末两句,词人欣赏杏花时。心情稍好,谁知东风又带来乌云,天空变得阴起来,心情又趋低落。
E. 《思佳客》,意象鲜明,用典精当,用词精巧: 情感深厚,跌宕起伏,婉转有味,是一篇怀人佳
【小题2】请你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词的下片。
同类题2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部分。
(1)要表明任命一个人来挽救危急局面时,人们常常引用诸葛亮的《出师表》中的一句名言:“
,
。”
(2)《过零丁洋》一诗中,表现文天祥民族气节以及舍生取义生死观的千古名句是:“
,
。”
(3)《沁园春·长沙》中面对大千世界,诗人发出慨叹,表现诗人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怅寥廓,
,
?”
(4)《沁园春·长沙》中作者旧地重游,引发对从前同学同游及生活回忆的诗句:“
。
。”
(5)《雨巷》中女郎飘过引发我无限忧愁的语句是:“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走尽这雨巷。”
(6)《再别康桥》中作者坐着船,想在星光下高歌的句子是:“满载一船星辉,
。”
同类题3
默写
(1)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___________。(《沁园春 长沙》)
(2)鹰击长空,鱼翔浅底,___________________。(《沁园春 长沙》)
(3)___________________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刺秦王》)
(4)______________________,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再别康桥》)
(5) 她静静地远了,远了,_____________,走尽这雨巷。
同类题4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煜在《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遥望金陵,运用想象、对比手法,反衬出人生无常的句子是“
,
”。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
,
”表现秦人搜刮钱财时斤斤计较,但使用起来却视如敝屣的状态。
(3)《琵琶行》中白居易描写琵琶女弹奏琵琶指法灵活和乐曲种类繁多的句子是“
,
”。
(4)《荀子·劝学》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 “
,
”的观点是相同的。
(5)《雨霖铃》(寒蝉凄切)词中“
,
”两句艺术地把离别之情推向高潮,是词人感叹与心爱的人后会难期、风情无人诉说之慨。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按要求答题。
唐多令
邓剡
雨过水明霞,潮回岸带沙。叶声寒,飞透窗纱。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
寂寞古豪华,乌衣日又斜。说兴亡,燕入谁家。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
注:邓剡,南京人,宋亡后不仕新朝,坚守节操,此词为被俘后押送元朝大都途中路过建康(南京)时所作。
(1)简析“叶声寒”的“寒”字含意。
(2)词的下阕写道“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有何作用?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