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采桑子
欧阳修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注:欧阳修致仕后,隐居颍州西湖作了一组《采桑子》词,共十首,此词是第四首。
【小题1】词的上片运用了哪些意象描写了怎样的图景?(6分)
【小题2】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3-04-10 11:52:4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诗
渔家傲
王安石
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
午枕觉来闻语鸟,欹眠似听朝鸡早。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
【小题1】简要分“时时自有春风扫”中“扫”字使用的妙处。
【小题2】这是王安石晚年退隐之后的一首山水词,请从“景”与“情”的角度加以赏析。
同类题2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古代诗文中有许多感叹“物是人非”的名句。如李煜《虞美人》中的“
,只是朱颜改”;姜夔《扬州慢》中的“二十四桥仍在,
,
。”
(2)好的诗文往往表现在情景交融上。姜夔《扬州慢》“过春风十里,
”描写了战后萧条之景。
(3)李白《将进酒》中有一句突出表现诗人对富贵豪华生活的鄙弃的诗句是“
,但愿长醉不用醒。”
(4)周邦彦《苏幕遮》中“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描写荷花的神韵,国学大师王国维评:“此真能得荷之神理者”。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前必须用28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前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同类题3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吾尝终日而思矣,
;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2)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
。(白居易《琵琶行》)
(3)此去经年,
。
,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4)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
,咏而归。(《论语》)
(5)
,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
?(鲍照《拟行路难》其四)
同类题4
下列对《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A.“乱石穿空”三句,运用比拟手法,展现出有声有色富有动感的画面。
B.“小乔初嫁了”写英雄美人相得益彰,衬出周瑜年轻有为,志得意满。
C.上片抒发对英雄伟业不灭的赞叹,下片借景引出自己壮志难酬的感慨。
D.这首词气势磅礴,格调豪放,以大手笔描写开阔的背景、大战的场面。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按要求回答题。
清平乐·春晚
王安国
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
小怜①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
注:①王安国:王安石弟,后被罢官归田。②小怜:泛指歌女。③朱户:古代帝王赐给诸侯或有功大臣的朱红色的大门。
【小题1】上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小题2】近代学者谭献在《潭评词辩》中称这首词“结尾品格自高”,请从手法和内容两方面谈谈你对末二句的理解。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