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4分)
谒金门 李好古
花过雨,又是一番红素。燕子归来愁不语,旧巢无觅处。
谁在玉关
①
劳苦?谁在玉楼
②
歌舞?若使胡尘吹得去,东风侯万户。
“玉关”,原指玉门关,后泛指边塞。②“玉楼”,华美的高楼,代指歌舞之地。
李好古是南宋词人,少年时曾立志沙场杀敌,可惜功业未成,这样的经历使他对现实有了更冷静的思考。这首词的下阕词人运用了
手法,传达了深刻的认识,即老百姓漂泊无依,生活困苦的根源在于
。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3-06-04 03:25:4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本词中的周瑜和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的琵琶女都是诗歌塑造的鲜明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这两个人物形象并说明其寄寓着作者怎样的感情。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送叶梦锡
陆游
家住东吴近帝乡,平生豪举少年场。十千沽酒青楼上,百万呼卢锦瑟傍。
身易老,恨难忘,尊前赢得是凄凉。君归为报京华旧,一事无成两鬓霜。
注呼卢:古代一种博戏。锦瑟:琴之美称,此处代指歌女。
【小题1】上阕中“十千” 和“百万”两词有何妙处?(2分
A.
【小题2】词人说“恨难忘”,他有什么难忘之恨?(4分
A.
【小题3】这首词最主要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
同类题3
下面对《沁园春·长沙》的赏析,
不恰当
的一项是( )
A.词牌,是词人填词所依据的曲调的名称。词牌的得名,大都有具体,如“沁园春”。词可分上下阕,且又派生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本词114字,属长调。
B.词的上阕重在绘景。以“看”和“怅”作为构筑词上阕的线索。“看”总领七句,刻画出一幅立体的、辽阔无垠的、色彩绚烂的江南秋景:秋景虽然活泼,充满生机,而诗人的心情却是惆怅的——山河越是壮美,越使人感到人民不能主宰大地的可悲,越呼唤革命的到来。
C.词的下阕重在抒情。以“忆”和“恰”作为构筑词下阙的线索。由“忆”追忆往事,“恰”引领七句,极写豪迈之情,使下阕中的人物举动与上阕的物象与意象相呼应,凸现了“竞自由”的青年革命家的风貌,将诗的情调推向更美的意境。
D.诗人善于以色彩搭配来活画景物的盎然生机——词中集中写了红、绿、碧三色;且以万”“层”“透”显示物象的深度,这样调动各种因素,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所进行的描写,催生出读者全方位的美感享受。
同类题4
补写出下列名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6句)(6分)
(1)
,鸟倦飞而知还。 (陶渊明《归去兮辞》)
(2)羽扇纶巾,谈笑间,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君子坦荡荡,
。 (论语·述而)
(4)想当年,金戈铁马,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5)
,气息奄奄,人命危浅。 (李密《陈情表》)
(6)渔舟唱晚,
。 (王勃《滕王阁序》)
(7)知者不惑,
,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8)
,到黄昏,点点滴滴。 (李清照《声声慢》)
同类题5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浣溪沙 丙辰岁不尽五日,吴松作①
姜夔
雁怯重云不肯啼,画船愁过石塘西,打头风浪恶禁持。
春浦渐生迎棹绿,小梅应长亚②门枝,一年灯火要人归。
【注】①丙辰岁不尽五日,意为丙辰年还有五日就结束了。吴松,今上海一带,距词人家杭州已近。②亚:接近。
【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词的上片写雁怯重云,画船载愁,风浪打头,自己回家路途艰难,奠定了全词惨淡沉重的感情基调。
B.“雁怯重云不肯啼”首句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长空彤云密布,大雁因要穿越浓云回归故乡而紧张胆怯,不肯啼叫,营造了紧张压抑的气氛。
C.“画船愁过石塘西”,句中著一“愁”字,便似乎此一只画船,是载了满船清愁而行,表达了作者急切归家却遇到阻碍的愁苦之情。
D.“打头风浪恶禁持”,恶,猛,厉害;禁持,摆布。满河风浪,猛打船头,阻挡词人归路,是词人愁的原因之一。
E. 词的下片写作者看到春波迎棹、小梅亚门、灯火盼归的景象,语淡而情浓,表达了自己渴盼回家的急切之情。
【小题2】清代评家陈廷焯在谈到诗歌时说,感情“皆可于一草一木发之。而发之又必若隐若现,欲露不露,反复缠绵,终不许一语道破”,请据此分析这首词的下阕是如何表达感情的。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