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送叶梦锡
陆游
家住东吴近帝乡,平生豪举少年场。十千沽酒青楼上,百万呼卢锦瑟傍。
身易老,恨难忘,尊前赢得是凄凉。君归为报京华旧,一事无成两鬓霜。
[注]呼卢:古代一种博戏。锦瑟:琴之美称,此处代指歌女。
【小题1】上阕中“十千” 和“百万”两词有何妙处?(2分
A.
【小题2】词人说“恨难忘”,他有什么难忘之恨?(4分
A.
【小题3】这首词最主要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3-08-23 04:16:0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补写出下列理解性默写中的空缺部分。
(1) 陆游《游山西村》中“
,
”两句,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
(2)《饮酒》诗人对永葆清高,正直的情操的原因的解释的句子是:
,
?
(3)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体现了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运用相似的景物渲染了边塞的悲凉,这句词是“
,
”。
同类题2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的5个小题作答,如答题超过5个,按所答的前5个小题计分)(5分)
(1)心非木石岂无感?
。(鲍照《拟行路难(其四)》)
(2)岩扉松径长寂寥,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3)吴楚东南坼,
。(杜甫《登岳阳楼》)
(4)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
(5)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6)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7)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8)佳节又重阳,
,半夜凉初透。(李清照《醉花阴》)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浪淘沙
邓剡
①
疏雨洗天清。枕簟凉生。井桐一叶做秋声。谁念客身轻似叶,千里飘零?
梦断古台城。月淡潮平。便须携酒访新亭
②
。不见当时王谢宅,烟草青青。
(注)①邓剡:南宋庐陵(今江西吉安)人,追随文天祥抗元。南宋灭亡,与文天祥一道被俘押赴元都,本词为其因病羁留建康(今江苏南京)时所作。②新亭:在今南京市南,据史料记载,西晋灭亡后士大夫们经常相邀到此哀叹相慰。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本词以“疏雨洗天清”简淡起笔,通过描写秋雨疏落、一洗天地的景象,奠定了全词清新爽朗的情感基调。
B.“枕簟凉生”写此时已从夏季转入秋季。暑退寒来本是自然节序,但一个“生”字却写出了词人从枕簟渐生凉意的触感中感知到秋的到来。
C.“井桐一叶做秋声”一句,既是报秋,又勾起了词人对自己身世的感叹,将景物的萧条与心境的衰颓熔铸于一体。
D.“谁念客身轻似叶,千里飘零”不仅写出了词人被押解北上时远离故土的凄凉,更表达了独自羁留建康的孤苦与个人命运的不可把握之感。
【小题2】词的下阕是如何表达词人的思想感情的?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各题。
水调歌头·沧浪亭
①
(宋)苏舜钦
潇洒太湖岸,淡伫洞庭山。鱼龙隐处,烟雾深锁渺弥间。方念陶朱张翰
②
,忽有扁舟急桨,撇浪载鲈还。落日暴风雨,归路绕汀湾。
丈夫志,当景盛,耻疏闲。壮年何事憔悴,华发改朱颜?拟借寒潭垂钓,又恐鸥鸟相猜,不肯傍青纶
③
。刺棹穿芦荻,无语看波澜。
【注】①沧浪亭,苏舜钦得罪免官,隐于苏州,建沧浪亭,自号“沧浪翁”。②陶朱张翰:陶朱,史载越国大夫范蠡辅勾践灭吴后,弃官泛舟五湖,后居于陶,经商致富,天下称陶朱公。张翰,西晋人,在洛阳见秋风起,③思念家乡苏州的菰菜羹、鲈鱼脍,遂弃官而归。③青纶:佩系官印的青色绶带,借指官员。
【小题1】简析上阕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小题2】简析下阕中词人的复杂心态。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凤栖梧 贺铸
为问宛溪桥畔柳。拂水倡条①,几赠行人手。一样叶眉偏解皱,白绵飞尽因谁瘦。
今日离亭还对酒。唱断青青②,好去休回首。美荫向人疏似旧,何须更待秋风后。
【注】①倡条:柳枝。②青青:借指“杨柳曲”。
(1)“一样叶眉偏解皱,白绵飞尽因谁瘦。”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请简析。
(2)这首词上阕写柳的句子“为问宛溪桥畔柳。拂水倡条,几赠行人手”与王维“客舍青青柳色新”一句在写柳方面,有什么不同特点?请简要分析。
(3)词的下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简要概括。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