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在第1题和第2,3,4题之间选做)(6分)
(1)***《沁园春·长沙》中,“忆”正当青春年少的同学以天下为己任、忙碌积极的战斗生活的语句:
。
(2)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
,
,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戴望舒《雨巷》)
(3)寻梦?撑一支长篙,
,满载一船星辉,
。 (徐志摩《再别康桥》)
(4)又前而为歌曰:“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复为慷慨羽声,
发尽上指冠。(《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句子默写 更新时间:2017-03-02 07:52:1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列两首宋词,选出叙述正确的选项。( )(2分)
甲、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看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乙、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A.均表现浓厚的离情别绪。
B.均以避世离俗作为主题。
C.均采用先情后景的写作手法。
D.均描写临别时刻的场景和心理。
同类题2
名句默写。(20分)
1.忍把浮名,
①
!
2.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爱国词人,他的词既描摹出少年“爱上 层楼,爱上层楼,
②
”的细腻情
怀,又书写出“众里寻他千百度,
③
,
④
”的隽永哲思。
3.用典是诗词创作的手法之一,宋代词人姜夔在《扬州慢》中,多处化用杜牧的诗句,以昔日扬州城的
繁荣兴盛景象对比现时扬州城的凋残破败惨状,写出了战争带给了扬州城万劫不复的灾难。“
⑤
,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
⑥
。”辛弃疾在《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了刘义隆“元嘉草草,
⑦
,
⑧
”的典故,援用古事影射现实,尖锐地提醒南宋统治者吸取前人的历史教训。
4.《毛诗序》中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以诗来审视诗
人的情致,既可以是《春夜喜雨》中的济世意蕴:“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还可以是《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中的不懈追求与旷达超脱:“
⑨
,谁怕?
⑩
。”历史上许多贤人志士的情操与怀抱,就在代代相传的文字吟咏之中,不断影响着每一位阅读者的内心世界。
同类题3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⑴
,用之如泥沙? (杜牧《阿房宫赋》)
⑵舞幽壑之潜蛟,
。 (苏轼《赤壁赋》)
⑶地崩山摧壮士死,
。 (李白《蜀道难》)
⑷云中谁寄锦书来?
,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⑸三军可夺帅也,
。 (《论语》)
⑹
,鲜克有终。 (《诗经》)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南乡子
黄庭坚①
重阳日,宜州城楼宴集,即席作
诸将说封侯,短笛长歌独倚楼。万事尽随风雨去,休休,戏马台南金络头②。
催酒莫迟留,酒味今秋似去秋。花向老人头上笑,羞羞,白发簪花③不解④愁。
注:①黄庭坚仕途多舛,晚居僻远的广西宜州。《道山清话》载:“崇宁四年重九日,登楼听边人相语:‘今岁当鏖战取封侯。’因作此词。”②戏马台,在今徐州。东晋时大将刘裕(即后来的宋武帝)因北伐立功被封宋公,于重阳节在戏马台欢大宴群僚。金络头,多为有功武将战马头部的佩饰。③簪花:汉族妇女头饰的一种。④解:知道,懂得。
【小题1】词的前两句运用了哪种手法?写出了词人怎样的自我形象?请简要分析。
【小题2】这首词用到“戏马台”的典故,有什么用意?“催酒”和“白发簪花”的行为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怀?
同类题5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纵一苇之所如,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2)______________,善假于物也。 (荀子《劝学》)
(3)______________,眄庭柯以怡颜 (陶渊明《门去来兮辞》)
(4)地崩山摧壮士死,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
(5)_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6)子曰:父母在,不远游,______________。(《论语·里仁》)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诗
词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