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5个小题,如超过5个,按所答的前5个小题计分)(5分)
(1)风萧萧兮易水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荆轲刺秦王》)
(2)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_________________。(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3)____________________。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卫风·氓》)
(4)_____________________。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曹操《短歌行》)
(5)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__________________。(王羲之《兰亭集序》)
(6)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7)人随沙岸向江村,__________________。(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8)寻寻觅觅,冷冷清清,_______________。(李清照《声声慢》)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句子默写 更新时间:2017-03-02 07:52:2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明诗,回答问题。
雨后慰池上芙蓉
徐贲
【注】
池上新晴偶得过,芙蓉寂寞照寒波。
相看莫厌秋情薄,若在春风怨更多。
【注】徐贲:明初“吴中四杰”之一。元末张士诚曾征徐贲为幕僚,徐贲避走不从,后张士诚军队为朱元璋所破。明朝建立后,许多文士得到起用,徐贲却一直到洪武七年才被荐进京。此诗写于他明初出仕之前。
【小题1】“池上新晴偶得过,芙蓉寂寞照寒波”描写了什么样的情境?表现了“芙蓉”什么特点?
【小题2】“相看莫厌秋情薄,若在春风怨更多”两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态度?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同类题2
默写:(每空1分,共24分)
1.
,望帝春心托杜鹃。
,
。
2.连峰去天不盈尺,
。
,
。
3.问君西游何时还,
。
,
。
4.青泥何盘盘,
,
,
。
5.西当太白有鸟道,
。
,
。
6.
,
,用心躁也。
7.
,
,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8.
,申之以孝悌之义,
。
9.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
。
同类题3
阅读下面两首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宋代民歌 观祈雨
(施耐庵《水浒传》) (唐)李约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小题1】两首诗的前两句,都写大旱。“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则主要采用侧面描写的写法,先写“桑条无叶”、“土生烟”,从农事的侧面写春旱的深重;后写“箫管迎龙”,则从农夫的侧面表现了人们祈雨的急切。
【小题2】两首诗都运用对比手法来表现诗歌主题。第一首第三句写“农夫”的焦急愁苦,第四句写“公子王孙”的闲适逍遥,二者构成鲜明对比,表现了对剥削阶级的厌憎;第二首
。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定风波·次高左藏使君韵①
黄庭坚
万里黔中一漏天,屋居终日似乘船。及至重阳天也霁,催醉,鬼门关外蜀江前。
莫笑老翁犹气岸,君看,几人黄菊上华颠?戏马台南追两谢②,驰射,风流犹拍古人肩。
注:①本词为作者谪居黔州(今四川彭水)时所作。 ②两谢:谢瞻、谢灵运,二人曾在戏马台前赋诗为乐。
【小题1】词的开头两句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
【小题2】重阳天霁,词人进行了哪些活动?
【小题3】全词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作具体分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书情寄上苏州韦使君兼呈吴县李明府
注
崔峒
数年湖上谢浮名,竹杖纱巾遂性情。
云外有时逢寺宿,日西无事傍江行。
陶潜县里看花发,庾亮楼中对月明。
谁念献书来万里,君王深在九重城。
注这首诗作于崔峒晚年,当时,崔峒任潞府功曹,功曹属于闲官。诗题中“韦使君”指韦应物。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句中的“谢”是“拒绝”的意思,是说作者不务政事,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
B.“竹杖纱巾”是隐者装束,是说作者如隐者般逍遥自在地生活,大遂平生之愿。
C.前两联写了作者的生活情景,引出颈联对两位友人的生活情景的描写。
D.颈联运用典故,将李明府比作陶潜,将韦应物比作庾亮,夸赞他们的雅洁。
E. 尾联写作者不愿从万里之外给君王献书,因为君王深居禁宫无法收到。
【小题2】诗歌题目中有“书情”二字,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哪些感情?请简要概括。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诗
词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