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补写出下列名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6小题,每题1分,共6分)
(1)鹰击长空,
,
。
(2)
,
,谁主沉浮?
(3)携来百侣曾游,
。
(4)她
在这
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
着,
、
,又
。
(5)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6)寻梦?撑一支
,
;满载一船星辉,
。
(7)复为慷慨羽声,
,
。
(8)辛苦遭逢起一经,
。 山河破碎风飘絮,
。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句子默写 更新时间:2017-03-02 07:57:1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秋波媚•七月十六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陆游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小题1】对这首词分析不当的两项是
A.上阕一二句写登高兴亭时的耳之所闻,目之所见,写出了战火未熄的时代背景。
B.上阕三四句借用战国高渐离和荆轲的典故,“凭高酹酒”给人以惋惜悲哀之感。
C.上阕五句切“高兴亭”之亭名,“悠”字似喜实悲,为后文的想象蓄势。
D.下阕用灞桥等借指古都长安,“应待人来”暗示旧山河迫切等待着宋军的收复。
E. 题目中,诗人登高远望长安南山,一个“望”字把诗人爱国情怀和等待胜利在望的
【小题2】赏析“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一句。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6分)
双调折桂令
过多景楼
周文质
滔滔春水东流,天阔云闲,树渺禽幽。山远横眉,波平消雪,月缺沉钩。
桃蕊红妆渡口,梨花白点江头。何处离愁?人别层楼,我宿孤舟。
【小题1】此曲前八句展现了一幅怎样的春景,结合原文,简要分析。(2分)
【小题2】“何处离愁?人别层楼,我宿孤舟。”哀情在结尾处才涌出,看似突然,其实合情合理,请结合全曲,说两个理由。(4分)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宋诗和元曲,完成下列小题。
梅
宋王淇
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
清江引•咏梅
元贯云石
南枝夜来先破蕊,泄漏春消息。偏宜雪月交,不惹蜂蝶戏。有时节暗香来梦里。
(注)林和靖:北宋诗人,字和靖。他的《山园小梅》诗脍炙人口,成为千古佳唱。
【小题1】请简要分析上面的宋诗和元曲写出了梅花怎样的共同特点。
【小题2】分析说明上面的宋诗和元曲在表现手法上有何异同。
同类题4
(题文)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小题。
拟咏怀二十七首(其十八)
庾信①
寻思万户侯,中夜忽然愁。
琴声遍屋里,书卷满床头。
虽言梦蝴蝶,定自非庄周。
残月如初月,新秋似旧秋。
露泣连珠下,萤飘碎火流。
乐天乃知命,何时能不忧。
注:①庾信:南北朝时期诗人,辅佐梁元帝,出使西魏被扣留,西魏灭梁后被迫仕魏,后北周取代西魏又仕北周,本诗为仕周时期所作。
【小题1】(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寻思”两句借景抒情,不仅有故国覆灭、封侯梦想破碎的叹惋,也有当下不能为国建功的自嘲。
B.“虽言”两句运用庄周梦蝶的典故,表达自己如今厌弃官场,像庄子般旷达闲适之情。
C.“残月”两句由“中夜”暗渡而来,对仗工整,表达出时光流逝但诗人却如故的悲哀之情。
D.“露泣”两句烘托出诗人凄凉哀伤、也象征着诗人往昔的功名之心已如萤火般破碎漂流。
【小题2】(小题2)本诗和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都使用了“琴”“书”两个意象,所抒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小题。
村居
【宋】张舜民
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渔村夕照
【明】沈明臣
洲前洲后尽垂杨,村尾村头满夕阳。
换酒醉眠高晒网,远山修竹正苍苍。
【小题1】“夕阳”这一意象在这两首诗中的内涵是否相同?请作具体分析。
【小题2】这两首诗分别描绘出了怎样的图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诗
词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