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离 亭 燕

张昪①

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蓼屿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

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②。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

[注]①张昪:南宋初人,作者经历了宋由盛到衰的时代转变。此词为作者退居期间所作。②低亚:低垂。
【小题1】赏析上阕“水浸碧天何处断”一句中“浸”字的妙处。
【小题2】联系整首词,简要分析“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一句蕴涵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03-02 11:54:2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踏莎行
张孝祥
万里扁舟,五年三至。故人相见忧堪喜。山阴乘兴不须回,毗耶问疾难为对
不药身轻,高谈心会。匆匆我又成归计。它时江海肯相寻,绿蓑青蒻。看清贵。
【注】①乾道五年(1169)春,张孝祥在荆州思怀长沙敌人,作此词。②山阴乘兴:这里指访友。③《维摩经》记载:维摩诘居士住毗耶城,释迦牟尼于该地说法时,维摩诘称病不去。释迦派文殊前往问疾。文殊问维摩诘:“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维摩诘默然不对。文殊叹曰:“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古诗文中,多以此佛教传说故事为杜口不言而深得妙谛。④青蒻:青色的箬笠。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两项是(   )
A.开篇“万里扁舟”一句属于实写,通过写空间距离的遥远,说明了词人与友人天各一方,相见不易。
B.词中的“五年”和“三至”形成对比,“喜”“忧”看似矛盾,却真实地写出了词人与友人相逢后内心的感受。
C.“不药身轻”照应上片“问疾”,是说词人此时虽然重病在身,但由于故人相会,身心顿觉轻松,精气神十足。
D.该词结尾“绿蓑”一句与张志和《渔歌子》中“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有异曲同工之妙。
E. 下片开首三句写词人与友人短暂相会之后就匆匆离别,原因是世间还有许多重要事情等着他去做。
【小题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西江月
苏轼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注释】①此词尾苏轼被贬黄州时作。其春夜行蕲水边,过酒家,饮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枕臂醉卧少休。拂晓,见乱山攅拥,流水淙淙,宛如仙境,书此词于桥柱上。②障泥:马鞯,垂于马两侧以挡泥土。
【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写词人濒临溪流,从马上下来,等不及卸下马鞯,即欲眠于芳草。既侧面描绘出月下溪景之美,又表现了词人的喜悦心情。
B.“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一句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琼瑶,本是美玉,这里代指月色,水月交辉,有如晶莹剔透的珠玉。此句传神地写出水月之静美。
C.“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一句用“解鞍欹枕”这个特写镜头表现出词人的随意豁达,而“杜鹃春晓”写出空山春晨的喧闹和生机。
D.本词写词人爱惜一溪风月,不让马踏碎溪月,解鞍酣眠直至春晓,描写了一个醉心自然、随性洒脱、乐观豁达的词人形象。
E. 词人以空山明月般澄澈、空灵的心境,描绘出一幅富有诗情画意的月夜图,把自己的身心完全融化到大自然中,忘却了世俗的荣辱得失和纷纷扰扰,表现了自己与造化神游的畅适愉悦。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