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
清 平 乐
李清照①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②尽梅花无好意③,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④,故应难看⑤梅花。
[注]①李清照:宋代著名女词人,生于书香仁宦之家,中年丧夫,晚年过着飘泊孤苦的生活。②挼:读ruó,“揉搓”之意。③无好意:没有好心情,没有兴致。④风势:即指风力大,刮风。也暗指国事。⑤难看:指很难看到,很难欣赏到,此处指无心欣赏。
【小题1】这首词处处跳动着词人生活的脉搏。词人对“赏梅”的感受因生活阶段不同而不同,请结合词句说明写了哪几个阶段的怎样的感受?(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这首词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来表现赏梅的不同感受,请具体阐述。(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5-01-13 02:57:2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金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赋三门津
①
元好问
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长风怒卷高浪,飞洒日光寒。峻似吕梁千仞,壮似钱塘八月,直下洗尘寰。
万象入横溃,依旧一峰
②
闲。
仰危巢,双鹄过,杳难攀。人间此险何用,万古秘神奸。不用燃犀下照
③
,未必佽飞
④
强射,有力障狂澜。唤取骑鲸客,挝鼓过银山。
(注)①三门津:三门峡。黄河流经此处,分成鬼门、神门、人门三股急流。时值蒙古军队南下,词人躲避战乱至三门峡一带。②一峰:屹立于中流的砥柱山。③燃犀下照:传说晋人温峤曾点燃犀角照见江中水怪。④佽飞:春秋时勇士,曾入江刺杀蛟龙。
【小题1】赏析词中画线句的精妙之处。
【小题2】概括下阕词人表达的思想情感。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7分)
甲午江行
(宋)毛珝
百川无敌大江流,不与人间说旧仇。
残垒自缘他国废,诸公空负百年忧。
边寒战马全装铁,波澜征船半起楼。
一举尽收关洛旧,不知消得几分愁?
注:宋理宗端平元年甲午春,宋将孟琪会同蒙古兵攻入蔡州,金国灭亡。六月理宗下诏要收复三京,振奋军民斗志,重新燃起北定中原的希望,这首诗就写于此时。
【小题1】这首诗从首联到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复杂的情感?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4分)
【小题2】诗歌最后一联的作用是什么?(3分)
同类题3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一词中,由上阕秋景的描写过渡到下阕回忆当年生活斗 争情景的句子是 “
。
。”
(2)道家有“齐死生”之说,王羲之的生命观与其不同,对其进行了否认,在《兰亭集序》中他认为 “
,
。”
(3) 屈原《离骚》中借前贤能够坚守正道来勉励自己的句子“
,
”。
同类题4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5句。(5分)
(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引壶觞以自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哀民生之多艰。
(6)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5
玉楼春
欧阳修
洛阳正值芳菲节,秾艳清香相间发。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
杏花红处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歇。今宵谁肯远相随,唯有寂寥孤馆月。
⑴上阕一、二句,所写之景有何特点?结合全诗分析诗人这样写景的作用。
⑵“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使用了哪种修辞?表达诗人怎样的感情?
⑶从下阕看,抒情主人公为什么会产生“寂寥”之感?请概括说明。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