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 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
(2)是故燕虽小而后亡,  。 (苏询《六国论》)
(3) ,固前圣之所厚。 (屈原《离骚》)
(4)百啭无人能解,    。 (黄庭坚《清平乐》)
(5) ,万马齐喑究可哀。 (龚自珍《已亥杂诗》)
(6)渐黄昏,   ,都在空城。     (姜夔《扬州慢》)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句子默写 更新时间:2017-03-02 08:31:5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限选其中4道题)。(8分)
①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善用灵活多变的笔法描写山容水态,如“       ”这两句,
不囿于静止的画面色彩,而着力表现景物的色彩变幻。上句设色淡雅,下句设色浓重,
在色彩的对比中,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②醉翁亭所在的琅琊山,在欧阳修的笔下渐入佳境,“乐亦无穷”。如“山间之四时”:春来“ ”,入夏“ ”,秋日“风霜高洁”,冬至“水落而石出”,令人流连忘返。
③孔雀开屏美在尾,文章收篇好在巧。总的来说,文章的结尾应简明有力,犹如《琵琶行》中琵琶女的演奏一样:“ ”,留给读者豹尾劲扫的感觉和咀嚼回味的余地。
④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多用典故,如写到刘裕,由他早年生活的遗迹联想到他两度挥戈北伐,几乎克复中原的功业。只是这样的英雄业绩“总被雨打风吹去”,只有那“        ”供后人凭吊。
⑤在《师说》的作者韩愈看来,“古之圣人”是从师学习的榜样,因为“        ”,与“今之众人”的“耻学于师”形成鲜明的对比。     
⑥《书愤》是陆游的七律名篇,全诗感情沉郁,气韵浑厚。其中“       ”两句,回顾抗金往事,雄放豪迈,对仗工整,为人们广泛传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