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绮  怀
清·黄景仁①
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②入望遥。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 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
【注】①黄景仁年轻时曾同自己的表妹两情相悦。《绮怀》组诗16首,即追忆此事。②红墙:指女子居所。
【小题1】第一联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5分)
【小题2】请联系全诗分析三、四联在写法上的特点。(6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5-09-29 02:42:1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限选其中4道题)。(8分)
①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善用灵活多变的笔法描写山容水态,如“       ”这两句,
不囿于静止的画面色彩,而着力表现景物的色彩变幻。上句设色淡雅,下句设色浓重,
在色彩的对比中,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②醉翁亭所在的琅琊山,在欧阳修的笔下渐入佳境,“乐亦无穷”。如“山间之四时”:春来“ ”,入夏“ ”,秋日“风霜高洁”,冬至“水落而石出”,令人流连忘返。
③孔雀开屏美在尾,文章收篇好在巧。总的来说,文章的结尾应简明有力,犹如《琵琶行》中琵琶女的演奏一样:“ ”,留给读者豹尾劲扫的感觉和咀嚼回味的余地。
④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多用典故,如写到刘裕,由他早年生活的遗迹联想到他两度挥戈北伐,几乎克复中原的功业。只是这样的英雄业绩“总被雨打风吹去”,只有那“        ”供后人凭吊。
⑤在《师说》的作者韩愈看来,“古之圣人”是从师学习的榜样,因为“        ”,与“今之众人”的“耻学于师”形成鲜明的对比。     
⑥《书愤》是陆游的七律名篇,全诗感情沉郁,气韵浑厚。其中“       ”两句,回顾抗金往事,雄放豪迈,对仗工整,为人们广泛传诵。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水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苏轼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注)①张怀民:名梦得,一字保佺,北宋官员。②战国时期楚国的宋玉,他曾任兰台令。其《风欧》写他陪同楚襄王游兰台之宫,忽然刮起风来,楚襄王被襟当风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邪?”宋玉对曰:“此独大王之风耳,庶人安得而共之!”然后叙“大王之雄风”与“庶人之雌风”之差别。③刚道:“硬说”的意思。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张怀民是苏轼在黄州的好友,两人同是因贬官来到黄州,志同道合。他们的交游在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中也有相关记载。
B.本词上阕开头两句先用实笔,描绘亭下江水与碧空相接,远处夕阳与亭台相映的广阔景象。
C.“长记平山堂上”五句,把眼前的平山堂与快哉亭融为一体,高远空濛,构成一种优美独特的意境。
D.下阕“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三句用比喻手法描写广阔明净的湖面,形成一幅山水画卷。
E.本词在写景之外还以散文入词、以议论入词,迥异于一般写景抒情词作,表现了作者婉约细腻、自由洒脱的写作风格。
【小题2】作者通过“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告诉了我们什么样的人生哲理?请结合词的下阕作简要阐释。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满江红 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辛弃疾
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行客。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
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要新诗准备,庐山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上三更月。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
(注)①李正之,辛弃疾好友,与辛弃疾一样主张抗金,是年冬入蜀,改任利州路提点刑狱使。②本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年)冬,时作者罢居上饶。③相如檄:司马相如有《喻巴蜀檄》,此借喻安抚民心。
【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行客”,开篇入题,点明友人之入蜀与己之送行,“登天”句化用了李白“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诗意,在蜀道艰险的述说中已暗含对友人的关切惜别之意。
B.“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两句表明作者对友人以多病之躯远赴蜀地的忧虑牵挂,表达不忍离别之意。
C.“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化用了王勃“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的诗意,劝勉友人不必伤别,并欲以对荆楚一路美好风光的叙说来宽慰友人。
D.“赤壁矶头千古浪”化用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词句,表达了诗人希望友人要像苏轼那样胸怀壮志,入蜀建一番功业。
E. “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雪深”暗寓自己被罢官、好友被远谪、抗战派淘汰将尽的困顿现实,此处言梅花开于“雪深”之时,既意在点明友人入蜀的时间,也意在以梅之凌寒犹开时与友人互相鼓励,砥砺前行。
【小题2】“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