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诗词,按要求回答下题。
水调歌头①
叶梦得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欹斜。为问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拼却鬓双华。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
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谁似东山老②,谈笑静胡沙③!
[注] ①此词为作者退居太湖边的卞山时所作。②东山老:指东晋名臣谢安,曾隐居东山,故名。他是历史著名的以弱胜强战例——淝水之战的总指挥。③胡沙:即“胡尘”,指代北方各民族发动的战争。
【小题1】下列对本词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秋色渐将晚”,描写暮秋的景色渐渐呈现出苍老深暗的颜色。
B.“拼却鬓双华”句,意为毕生奋斗,终于赢得光华似锦的晚年。
C.作者所居并不靠海而临太湖,“沧海”指烟波浩渺的万顷湖光。
D.“边马”“胡笳”,勾勒出马蹄踏踏、羌管悠悠的北方边地景色。
【小题2】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窗”两句,写花木掩映的山屋、倾仄的小路,幽雅的景物衬托主人公的品格。
B.一个“恨”字,笔落沉重,倾注着诗人满腔的郁愤,成为笼罩全篇的情感基调。
C.上片三层,先写一景,再设一问一答,一波三折,如三叠之瀑,曲尽回荡之美。
D.论者以为,叶梦得词风格颇似苏轼,而这首词从风格看也确实应属于“豪放词”。
【小题3】填空。
“黄花“即______花,诗人常借此描摹秋景,抒发情怀。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声声慢》)
【小题4】本词中“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化用了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你认为本词与《归去来兮辞》中这两处字面相似的语句表达思想感情相同吗?为什么?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6-03-14 03:48:5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四、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念奴娇·春雪咏兰

明陈子龙

问天何意,到春深、千里龙山飞雪?解佩凌波人不见,漫说蕊珠官阙。楚殿烟微,湘潭月冷,料得都攀折。嫣然幽谷,只愁又听啼鴂

当日九畹光风,数茎清露,纤手分花叶。曾在多情怀袖里,一缕同心千结。玉腕香消,云鬟装雾掩,空赠金跳脱。洛滨江上,寻芳再望佳节。

注①陈子龙,反清复明志士,后兵败投水殉国。本词作于明亡之后。②解佩与凌波:这里指美女。③鴂:杜鹃。④九畹:这里指兰花。⑤金跳脱:一种妇女戴的首饰。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词是一首咏物词。作者采用楚辞香草美人的象征手法,慷慨激昂,直抒胸臆,充分表现了词人的爱国情怀。
B.“到春深”该是东风化雨、莺飞草长的时节,但天意反常,意是“千里龙山飞雪”,在抒发愤懑之情的同时,也奠定全词的感情基调。
C.“嫣然幽谷,只愁又听啼鴂”语意至此一转,兰草并未灭绝,深山幽谷中仍有它的嫣然笑容,口吻中不无自豪之意。
D.“数茎清露”则写兰草的具体形象,如同特写镜头:兰草茎叶上清露如珠,晶莹妩媚。这是比喻仁人志士忠贞的美德。
【小题2】古典诗歌有“托芳草以怨王孙,借美人以喻君子”的传统,请简要分折本同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