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朱自清的《论雅俗共赏》一文体现了感性与理性、趣味性与学术性的完美统一。文章以唐宋间“士”(“雅”)与“民”(“俗”)的分化嬗变为主线,结合社会外因与文学内因的发展,对“雅俗共赏”的历史发展做了深入细致地论述。 |
B.《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一诗中,诗人岑参用了反衬手法,极力渲染、夸张环境的恶劣,来突出人物不畏艰险的精神。 |
C.苏轼的《定风波》一词中,词人以自然界的风雨象征政治场上的风雨,反映了词人在政治风雨中的坦然与旷达。 |
D.《扬州慢》一词中的“废池乔木,犹厌言兵”一句,词人姜夔使用了比喻的手法,写出了连“废池乔木”都在痛恨金人发动的战争,物犹如此,何况于人!有知有情的人民对战争的痛恨和诅咒当然要超过“废池乔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