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课文《沁园春 长沙》,完成问题。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曾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小题1】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    )
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夸张)
B.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反问)
C.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对偶)
D.粪土当年万户侯(比喻)
【小题2】下列对这首词思想内容和写作手法的鉴赏,有误的一项是 (   )
A.词的上片虽然也是一般地写秋,但这秋景却全是诗人眼中景,打上了诗人鲜明的情感烙印。无论是树叶经霜变红似染过的“万山”、湘江中百舸争流的场面,还是搏击长空的雄鹰和水中自在来往的游鱼,都是经诗人眼中筛选并经诗人眼光折射出来的。
B.这首词所描绘的景象与诗人的另一首词《沁园春雪》所描绘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均是雄奇伟丽的全景式风景画。
C.从美学上讲,这首词展示的是一种崇尚美。这种崇尚美既是来自此种所描绘的雄奇伟丽风光,更是来自作者以天下为己任、敢于改造旧世界的伟大理想和胸怀。
D.这首词中的秋是一派“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欣欣向荣的景象,为“寒秋”景象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情感。相比之下古人“秋风萧瑟天气凉”“万里悲秋常作客”这样的诗句无论在思想内容上还是艺术境界上都显得逊色了。
【小题3】诗人是怎样变换视角描绘眼前这大好秋色的?
【小题4】这首词用语精当、形象,语言极富表现力。请细心揣摩品味下列语句并回答。
(1)“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中的“遍”改为“透”好吗?
(2)“漫江碧透,百舸争流”中的“漫”改为“满”好吗?
(3)“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中的“击”改为“飞”好吗?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6-10-27 10:22:1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好事近

吕渭老

飞雪过江来,船在赤栏桥侧。为报布帆无恙,著两行亲札。

从今日日在南楼,鬓自此时白。一咏一觞谁共?负平生书册。

注:①吕渭老,南宋词人。1127年靖康之变,局势危急,宋室南渡,很多士人也纷纷南迁。这首词就是吕渭老南渡平安抵达后,写给友人的。②赤栏桥:在安徽合肥。③南楼:词人在南方的住处。
【小题1】下列对这首宋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词开首二句写实,点明渡江时的季节、气候和到达地点。雪花飞扬之时,正值寒冬季节,而此时冒雪渡江,可见当时情况比较紧急,这反映了靖康之乱后的动荡局面。
B.三、四句“为报布帆无恙,著两行亲札”,即到达后立刻写封简短信札,向友人报告平安,以免他们挂念。“布帆”,布制的船帆。“布帆无恙”,旅途平安,没出事故。
C.三、四句紧承第二句句意:这样已平安抵达江南,就赶紧写信报平安。“两行”,表示信极短,不及谈及别事。词作上片语虽平实简洁,感情却深沉真诚。
D.下片首句“从今日日在南楼”中“从今”二字,带有期盼、希望的意味,与上片首句遥相呼应。中原沦于敌手,何日能再回去?用“日日”加以强调,从今以后,天天都要栖息在南方。
E.“一咏一觞谁共”,“一咏一觞”,指赋诗饮酒,运用比喻的手法。“谁”,这里指志同道合的朋友。这句是说自己来到江南,与友人天各一方,而目前战乱频仍,何日能相聚互诉衷肠呢?
【小题2】联系全词,分析作者“鬓自此时白”的原因。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烛影摇红·题安陆浮云楼
廖世美
霭霭春空,画楼森耸凌云渚。紫薇(注)登览最关情,绝妙夸能赋。惆怅相思迟暮。记当日、朱阑共语。塞鸿难问,岸柳何穷,别愁纷絮。
催促年光,旧来流水知何处。断肠何必更残阳,极目伤平楚。晚霁波声带雨。悄无人、舟横野渡。数峰江上,芳草天涯,参差烟树。
注(紫薇)指唐代诗人杜牧,唐代称中书省为紫薇省,杜牧官至中书舍人,故又称杜紫薇,他曾经登临浮云楼赋诗。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上阕开头两句,“霭霭春空”描写云层低垂,春雨迷蒙,而“画楼森耸凌云渚”表现浮云楼雕栏画栋的美和高耸人云、俯瞰沙渚的气势,营造了低沉凄迷的氛围。
B.“紫薇登览最关情,绝妙夸能赋”两句,既称赞杜牧题浮云楼诗写得绝妙,也隐约道出自己具有登高能赋的才情。
C.“惆怅相思迟暮”上承“关情”,下启追忆,表现作者在人生迟暮之年登临此楼,自然化用了杜牧昔年登楼赋诗的典故,表达离别惆怅之情。
D.“悄无人、舟横野渡”化用韦应物的“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但着一“悄”字,那种落寞孤寂的心境全出。
E. 词作上阕和下阕的表达方式明显不同,上阕写景叙事,下阕集中抒情,全词景物切换自然,意境清新,语淡而情切。
【小题2】前人认为上阕结尾三句“塞鸿难问,岸柳何穷,别愁纷絮”传神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请对此作简要赏析。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