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后面各题。
山花子•春恨 陈子龙
杨柳迷离晓雾中,杏花零落五更钟。寂寞景阳宫外月,照残红。
蝶化彩衣金缕尽,虫衔画粉玉楼空。唯有无情双燕子,舞东风。
注:①陈子龙:明末官员、文学家。崇祯十年进士,曾任绍兴推官,论功擢兵科给事中。命甫下而明亡。清兵陷南京,前朝官员纷纷变节。陈子龙组织抗清活动,事败后被捕,投水殉国。②景阳宫:为陈朝的宫殿,在今南京市。当年隋灭陈时,陈后主与二妃子匿于井中而被俘。
【小题1】词的上片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这些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
【小题2】本词题为“春恨”,“恨”的内容是什么?请结合作品简要赏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6-11-18 12:05:2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阮郎归(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① 
向子諲②
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同③云深处望三关,断肠山又山。
天可老,海能翻,消除此恨难。频闻遣使问平安,几时鸾辂还?
(注)①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宋徽宗、宋钦宗二帝被金兵掳去,中原丧失,至今已近十年。②向子諲:南宋初年主战派大臣之一。③同:通“彤”。
【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鸾辂”本指帝王所乘的车驾,这里比喻为被金人掳到异域的徽、钦二帝,词人多次听说朝廷派遣使者问候他们,只是不知二帝何时归来。
B.上片后两句写远望中原的情形。词人在阴云密布的天空下遥望“三关”,只见群山连绵不断,可是见不到国都汴京和中原父老,令人肝肠寸断。
C.上片前两句写景,有实有虚,前一句写大江南北风雪迷漫,这是词人路上所见眼前之景,是实写;“易水寒”为词人想象北方之景,是虚写。
D.这首词在写法上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对景物深入细致地刻画,委婉地传达出了词人心中不便明言的情感,情景交融,取得了感人至深的效果。
E. 下片前三句运用反衬的手法。“消除此恨难”的“难”字,与前面的“可”字“能”字对应,天老、海翻之可能,倍加反衬出消除此恨之不可能。
【小题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