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练习。
狂夫
杜甫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篠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注】①百花潭:即浣花溪,杜甫草堂在其北。
②篠(xiǎo):细小的竹子。
③裛(yì):滋润。
【小题1】颔联运用了哪些意象,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小题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塑造了狂夫这一形象?请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6-05-09 04:49:5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春日登楼怀归
寇准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
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
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
创作背景: 此诗约作于980年,诗人时年十九,进士及第,初任巴东知县。
(注)旧业,这里指田园家业。清渭,指渭水。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最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联首句即点明登楼。聊,姑且。引,长,引伸为“远”。次句至颈联写想像之景。
B.颔联写到一条河流,一条渡船,四野空旷无人,不见渡者,也不知船家何往,尽日只有那条孤零零的渡船横躺在水里飘荡。
C.颈联写诗人登高览景,当目光投向荒村时,已近黄昏,村里人家大约已在点火做饭了,故冒出缕缕轻烟。不远处的古寺那边,不时传来黄莺婉转清脆的啼鸣声。
D.诗人登楼远望,本是闲情,却触景生情,联想起家乡,当他醒悟过来,发现自己身在异乡,心中不由一惊,这前后感情的变化,突出了作者不想做官想回家的悲伤之情。
E. 本诗的颔联、颈联对仗工整,意象鲜明,写景生动形象。颔联“野水”对“孤舟”、“无人渡”对“尽日横”,浑然天成;颈联以“荒村”对“古寺”、“生”对“语”、“断霭”对“流莺”,严谨工整。
【小题2】北宋翰林图画院曾用“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作为考题,夺魁者画的是“一船夫睡舟尾,横一孤笛”。你认为这幅画最终能胜出的原因是什么?请说明你的理由。

同类题3

按要求选择。
(1)根据文体对语言的要求,下列各项中语言欠妥的一项是(  )
A.有历史才有现在,唯遗产才知兴衰。(“保护文化遗产”公益广告词)
B.踏上跑道,是一种选择。离开起点,是一种勇气。驰骋赛场,是一种胜利。运动健将们,用你的实力、你的精神,去开拓出一片属于你的长跑天地。(某校运动会广播稿)
C.紫藤,别名藤萝、朱藤、黄环,属豆科、紫滕属。干皮深灰色,不烈;春季开花,青紫色蝶形花冠,花紫色或深紫色。紫色以高贵性、神秘性吸引着世人。紫藤为暖带及温带植物,产河北以南黄河长江流域及陕西、河南、广西、贵州、云南。(《植物百科词典》)
D.根据任课老师考勤记录,发现以下学生出现旷课现象。为严肃学风,进一步规范学生行为,根据《江林学院学生违纪处分条例》浙的有关规定,对以下无故旷课的学生给予通报批评。希望受到通报批评的学生能够认真反省,积极改正错误,自觉维护良好的教学秩序和课堂纪律。15级其他学生要以此为戒学校。(学校通告)
(2)夏日正午,你与友人来到杭州西湖,在艳阳下观赏荷花,以下哪一组诗句比较应景?(  )
A.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
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唯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C.月明船底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
D.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疏林红叶,芙蓉将谢,天然装点秋屏列。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