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古诗文默写
(1)刘禹锡被贬23年,却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
,
表达自己的乐观精神,文天祥身陷囹圄忠贞不屈,发出
,
的千古绝唱,苏轼“游宦”五年,丧妻别子,中秋节月夜却发出
,
的美好祝愿。
(2)不戚戚于贫贱,
。
(3)
,思而不学则殆。
(4)《出师表》中表达诸葛亮追求志向的句子是
,
。
(5)
,在乎山水之间也。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句子默写 更新时间:2017-03-02 09:23:5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7分)
(1)王安石认为古人观天地往往有得的原因在于:
(2)韩愈认为士大夫之族耻于互相学习是因为: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3)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道出了自己不愿卑躬屈膝的心声:
,
使我不得开心颜!
(4)杜甫在《春夜喜雨》中描绘了雨后城中的美景:
,
。
(5)屈原在《国殇》中表现战争残酷尸野遍地的场景是:
。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题目。(6分)
相见欢
(清)纳兰性德①
微云一抹遥峰,冷溶溶,恰与个人清晓画眉同。红蜡泪,青鲮被,水沉②浓,却与黄茅野店听西风。
(选自《饮水词》)
(注)①纳兰性德(1655--1685),清代满族词人。康熙帝器重的藏身近臣,但他无心功名利禄,却对早亡的妻子难于忘怀。此篇作于出使途中。②水沉:即水沉香,沉香所制成的香。这里指香气。
【小题1】“微云”这一意象有什么妙用?请简要赏析。(3分)
【小题2】词中,作者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来表达感情。请简要赏析。(3分)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8分)
唐多令
吴文英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
【注释】“淹留”:羁留;逗留。 “不萦”:不系住。萦:系。
【小题1】词的上片开头两句妙在何处
?从篇章和主旨的角度看,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小题2】这首词写了哪些秋景?请从“景”“情”关系的角度谈谈你的认识。(4分)
同类题4
名篇名句默写
(1)民生各有所乐兮,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屈原《离骚》)
(2)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
!(《诗经.氓》)
(3)户庭无尘杂,
。
,复得返自然。(陶渊明《归园田居》)
同类题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表明自己姑且顺随自然的变化,度到生命的尽头,乐天安命,不会疑虑的句子是:“
,
。”
(2)《滕王阁序》中,王勃在写三秋之景时,用灵活多变的笔法写出了山容水态的色彩变化之美,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这个句子是:“
,
。”
(3)在《逍遥游》中,庄子以“行路备粮”为例,说明行事要有待,而且行动越大,所要凭借的东西就大的句子是:“适莽苍者,三餐而反,
;适百里者,
;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4)在《陈情表》中,李密用“
,
”表达将来愿牺牲性命为国出力、向君报恩的忠诚之心。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诗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