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湾《次北固山下》中“
,
”
两句表现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
(2)屈原《离骚》中“
,
”
两句用香草做比喻,说明自己遭贬黜是因为德行高尚。
(3)李煜《虞美人》中“
?
”
两句,包涵宇宙的永恒和人生的短暂无常之意,把作者的愁闷劈空倾泻下来。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句子默写 更新时间:2017-03-02 02:03:2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赠卖松人
(唐)于武陵
入市虽求利,怜君意独真。欲将寒涧树,卖与翠楼人。
瘦叶几经雪,淡花应少春。长安重桃李,徒染六街尘。
【小题1】对这首唐诗的赏析,
不恰当
的一项是
A.前两联认为,把长在深山中的松树卖与长安翠楼中的富贵人家,虽为求利,但也有一份真意。
B.后两联提醒,松树的“瘦叶”“淡花”是不被欣赏的,因为富贵人家喜欢的是妖艳媚俗的桃李。
C.作者既嘲讽了卖松人的不识时务不合时宜,又批判了长安富贵人家只重桃李不识松树的庸俗。
D.本诗多用对比,如“利”与“真”、“寒涧”与“翠楼”、“瘦叶”“淡花”与“桃李”,暗寓褒贬。
【小题2】有人认为这首唐诗“婉而多讽”,请结合全诗加以赏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
和子由四首·送春
苏 轼
梦里青春可得追?欲将诗句绊余晖。
酒阑病客惟思睡,蜜熟黄蜂亦懒飞。
芍药樱桃俱扫地,鬓丝禅榻两忘机。
凭君借取法界观
①
,一洗人间万事非。
注①法界观:佛教华严宗主张的证入法界的观法。
【小题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
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诗题交代写作缘起。“和”的意思是“唱和”,本诗是诗人为应和弟弟苏辙而写的。
B.首联呼应题目,表明“青春”虽然已难挽回,但仍能以写诗度过余生的积极心态。
C.颔联虚字运用巧妙,“惟”“亦”二字,相互呼应,既强化了语意,又形成了对比。
D.尾联表达愿望,诗人希望借法界观洗除世间之烦恼,反映出佛教思想对他的影响。
【小题2】本诗二三联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这两联是如何借景抒情的?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各题。
清平乐题上卢桥
①
辛弃疾
清泉奔快,不管青山碍。十里盘盘平世界,更着溪山襟带。古今陵谷
②
茫茫,市朝往往耕桑。此地居然形胜,似曾小小兴亡。
注①上卢桥在江两上饶境内。②陵谷:指山陵变深谷,深谷化山陵。
【小题1】词的上片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是如何描绘的?
【小题2】前人认为这首词“小中见大”,你是怎么理解的?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同类题4
古代诗歌鉴赏 (12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7分)
羽林行①
王建
长安恶少出名字,楼下劫商楼上醉。
天明下直明光宫,散入五陵松柏中。
百回杀人身合死,赦书尚有收城功。
九衢②一日消息定,乡吏籍中重改姓。
出来依旧属羽林,立在殿前射飞禽。
(注)①羽林行:乐府旧题,属《杂曲歌》。羽林,即羽林军;汉唐以来,用“羽林”称呼皇帝的禁卫军。②九衢:纵横交叉的大道,代指京城。
“立在殿前射飞禽”这一细节刻画了羽林军怎样的形象?结合全诗,说说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面小题。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深夜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小题1】对这首诗中句子的解说,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句点明诗人身处邯郸驿馆时恰逢冬至。
B.第二句描写诗人孤灯下形影相吊的情状。
C.第三句写诗人对家中人深夜久坐的想象。
D.末句主要写家人责怪远游之人不思还乡。
E. 此诗塑造了漂泊异乡却恬然自安的诗人形象。
【小题2】作者表达自己的“思家”之情是很巧妙的,请结合后两句诗谈谈表达的巧妙之处。另外,诗歌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诗
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