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小题。
夏日三首(其一)
张耒
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
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
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樵渔过此生。
颈联中“邀”“纳”二字极为传神,请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6-05-26 03:02:5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携来百侣曾游,
。恰同学少年,
(
《沁园春·长沙》)
(2)
,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
。(《再别康桥》)
(3)
,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
。(《(戴望舒《雨巷》)
(4)(荆轲)又前而为歌曰:“
,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复为慷慨羽声,
,发尽上指冠。(《荆轲刺秦王》)
(5)真的猛士,
,_______。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记念刘和珍君》)
同类题2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雁门太守行
唐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首句既是写景,也是写事,成功地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B.三、四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铺写阴寒悲壮的战地气氛。“角声满天”,勾画出战争的规模。
C.第五句,“临易水”既表明交战地点,又暗示将士们具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一样的豪情。
D.最后两句,诗人引用战国燕昭王在易水的故事,表示朝廷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士,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
同类题3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郦道元的《三峡》中引用渔歌“
,
____
”既进一步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又渲染了三峡秋天萧瑟凄凉的气氛。
(2)白居易《琵琶行》中用无声的人和江景衬托琵琶女一曲弹罢后的艺术效果的名句是___ _,
_
。
(3)在《虞美人》一词中,李煜发出对国土更姓、山河变色的感慨的两句是“
、
”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试题
武侯庙①
(唐)杜甫
遗庙丹青②落,空山草木长。
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
【注释]①武侯庙:在夔州,祭祀诸葛亮(武乡侯)。②丹青:两种颜料,此指诸葛亮绘像。
【小题1】第二句诗人写到了“草木”,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
同类题5
解释下列句中词语的含义。
①薄言采之 薄言:___________
②薄言有之 有:___________
③薄言掇之 掇:___________
④薄言捋之 捋:___________
⑤薄言袺之 袺:___________
⑥薄言襭之 襭:___________
⑦多博村酤劳苦辛 酤:___________
⑧闭
廪
归来真了事 廪:___________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