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各题。
上三峡
李 白
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
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
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
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注①此诗作于唐乾元二年(759),诗人因永王璘案流放夜郎途中。②黄牛,指黄牛峡,是巫峡的一段。
【小题1】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夹青天”句,既写出了巫山险峻,遮天蔽日的形势,也包含着诗人喟叹青天的形象。
B. “忽可尽”两句,并非说巴水可以行到尽头,而是写出了巴水纡曲,舟行迟迟的心情。
C. “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写逆水行船十分艰难,夜航充满艰险,船行也更加缓慢。
D. “不觉鬓成丝”,写出诗人因船行缓慢而愁白了头,包含着时光难度,逆境难熬的感受。
【小题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巫山夹青天”,着一“夹”字,山逼天仄,情趣盎然;“巴水流若兹”,摹山状水表现新奇之感。
B. “巴水忽可尽”,着一“忽”字,山回水转,尽在眼前;“青天无到时”,既写实又在写情。
C. 五、六两句既用互文笔法写朝暮赶路,又暗含时间的承续:早起赶路到晚上也没能走多远。
D. 七、八两句情景交融,既在描写景象,又在抒发感情,从中可体味出诗人悲愁愤懑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