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诗歌鉴赏。
黄溪夜泊
欧阳修
楚人自古登临恨,暂到愁肠已九回。
万树苍烟三峡暗,满川明月一猿哀。
非乡况复惊残岁,慰客偏宜把酒杯。
行见江山且吟咏,不因迁谪岂能来。
【注】本诗是诗人于景祐四年被贬夷陵经黄溪时所作。
8.这首诗的颔联描写了怎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
9.请结合全诗,概括诗人抒发的丰富情感。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6-06-07 09:45:3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四牡

《诗经•小雅》

四牡騑騑,周道倭迟。岂不怀归?王事靡鹽,我心伤悲。

四牡騑騑,啴啴骆马。岂不怀归?王事靡鹽,不遑启处。

翩翩者鵻,载飞载下,集于苞。王事靡鹽,不遑将父。

翩翩者鵻,载飞载止,集于苞杞。王事靡鹽,不遑将母。

驾彼四骆,载骤骎骎。岂不怀归?是用作歌,将母来谂

(注)①騑(fēi)騑:马奔跑不停的样子。②倭迟:道路迂回遥远的样子。③啴(tān)啴:喘息的样子。④骆马:白马黑鬣。⑤鵻(zhuī):鹁鸪,或以为鸽子等。⑥苞:草木丛生。⑦栩:树木名称。⑧骎(qīn)骎:马快速奔跑的样子。⑨谂(shěn):思念。
【小题1】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章为全诗定下了感情基调,在“王事靡鹽”与“岂不怀归”的矛盾中展现了人物“我心伤悲”的感情。
B.马儿气喘吁吁地在迁回遥远的道路上奔跑是缘于“王事靡鹽”,“我心伤悲”和“不遑启处”也是因为“王事靡鹽”。
C.鹁鸪鸟自由自在地上下翻飞和随意栖止,与“我”和“我”的马儿不停奔波形成对比,增强了“我”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D.诗歌没有采用赋的手法,而是借景抒情,用鹁鸪鸟的自由自在与马的累形成鲜明的对照,从而衬托出人的疲劳烦恼。
【小题2】有人说这首诗的关键诗句是“我心伤悲”,也有人说是“岂不怀归”,还有人说是“将母来谂”。你认为是哪一句?并简要说明原因。
【小题3】这首诗与《氓》都采用了对比的手法,请简要分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塞下曲六首(其三)李 白

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

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

(注):①“天骄”,匈奴曾自称“天之骄子”。②古人认为客星呈现白色的光芒,就是战争的征兆。③麟阁:即麒麟阁,在未央宫中。汉宣帝时曾绘十一位功臣像于其上。霍嫖姚:即霍去病。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首联写战马飞奔出渭桥,风驰电掣,既说明兵强马壮、军队士气旺盛,又渲染了军情急迫的紧张气氛。
B.颔联并没有直接描写战场厮杀场景,在“弯弓”“插羽”之间就迅速结束了战争,照应了首联的内容。
C.颈联描写“破天骄”的景象,战争结束后,敌军营寨空无一人,紧张气氛消失,烘托出战争的悲壮惨烈。
D.尾联是说军队凯旋后只有像霍嫖姚这样的大将才能被绘像于麒麟阁,“独有”二字略有讽刺当政者之意。
E.全诗笔力雄健,气势雄浑,基调乐观高亢,意境壮美,结句突出将士们报效祖国的英雄主义气概和献身精神。
【小题2】清人王琦云:“末言功成奏凯,图形麟阁者,止上将一人,不能遍及血战之士。太白用一‘独’字,盖有感于其中欤”。你觉得太白用“独”字,表达“有感”,有哪些思想感情呢?试结合原诗分析。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