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檐牙高啄。
(2)各抱地势,
。
(3)
,用之如泥沙?
(4)羽扇纶巾,谈笑间,
。
(5)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6)
,武皇开边意未已。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句子默写 更新时间:2017-03-02 09:35:0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6分)
(1)李密在《陈情表》一文中称“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
,
,想借此消除晋武帝对自己“不事二君”的猜疑。
(2)陶渊明在《归去兮辞》中用“悟”“知”“觉”等词,表达了自己对今昔生活的思考:“
,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3)傍晚时分,一叶叶小渔船飘荡在鄱阳湖的水面上,船歌相互应和,悠长而辽远。此情此景正应了王勃《滕王阁序》中的两句:“______
,
。”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后面题目。
双调·雁儿落过得胜令·归隐
汪元亨
闲来无妄想,静里多情况。物情螳捕蝉,世态蛇吞象。直志定行藏,屈指数兴亡。湖海襟怀阔,山林兴味长。壶觞,夜月松花酿。轩窗,秋风桂子香。
【小题1】请简要概括曲中归隐的原因?(6分)
【小题2】曲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同类题3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秋景萧瑟,故古人常以秋景写哀情,例如杜甫《登高》里一句诗句“
,
”就通过描写色彩鲜明、动静结合的秋景,表达出了作者的悲情。
荀子《劝学》中用一组比喻强调了向他人学习的重要性,之后,他对此总结到:“
,
”。
李白的《蜀道难》中“
,
”一句通过描摹登山人的神情动作突出表现蜀道的高而险峻。
同类题4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三闾庙
(唐)戴叔伦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
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小题1】司马迁论屈原时说:“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馋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 屈原列传》)本诗前两句又是如何写屈平之“怨”的?
【小题2】此诗三、四句,历来得到诗评家的赞誉,《诗法易简录》赞道:“三、四句但写眼前之景,不复加以品评,格力尤高。”请分析这两句写景的作用。
同类题5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文后小题。
《晚秋夜》
白居易
碧空溶溶月华静,月里愁人吊孤影。
花开残菊傍疏篱,叶下衰桐落寒井。
塞鸿飞急觉秋尽,邻鸡鸣迟知夜永。
凝情不语空所思,风吹白露衣裳冷。
【小题1】下列对诗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宽广的碧空中,高悬着一轮明月,皎洁华美,静寂无声,“愁人”月下凝思,遥视太空,悠然神往,不禁寂从中来,忧思萦怀。
B.颔联写菊花开放,还依傍着稀疏的篱笆,可见这离菊花凋谢之期还很远。至于衰老的梧桐,却抵挡不住寒气的侵袭,叶子已纷纷凋零,飘落在寒井之上了。
C.颈联由植物转入写动物。塞外飞鸿,为了躲避寒冷的侵袭,疾速地飞过长空;由于昼短夜长,邻居的鸡啼也推迟了。
D.尾联又回到写人上来,就在“愁人”“凝情不语”思绪万千之际,萧瑟的秋风,阵阵吹来,冷气袭人,衣不胜寒。
【小题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诗人勾勒出了“愁人”月下凝思时寂寞孤独的心境,这种心境与静谧的月夜在基调上是非常不吻和的。
B.颔联以“花开”对“叶下”,“残菊”对“衰桐”,“傍疏篱”对“落寒井”,渲染出一种凄寂寒冷的气氛,虽系写景,却暗寄愁情,与首联写的“愁”字相呼应。
C.颈联以“塞鸿飞急”对“邻鸡鸣迟”,以“觉秋尽”对“知夜永”,以反衬晚秋夜的寒冷,从而把诗情深化到一个更新的境界。
D.《晚秋夜》是一首融通俗、绮丽于一体的佳篇,它的特点可用浅、淡、清、丽来概括。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诗
词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