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临江仙 陈克①
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②。岁华销尽客心惊。疏髯浑如雪,衰涕欲生冰。
送老齑盐③何处是?我缘应在吴兴④。故人相望若为情。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
[注]①陈克:北宋末南宋初词人,浙江临海人。本词作于1134年冬,词人时年五十岁,此前,他曾撰写《东南防守利便》上奏朝廷,力主抗金之议,收复中原,不被采纳。②江城:指建康,今江苏南京。③齑盐:细碎的腌菜,这里指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④吴兴,今浙江湖州市,词人当时意将隐居于此。
【小题1】起首两句“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有何作用?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小题2】词的结尾“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和李煜的《虞美人》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表达愁绪的方式有何不同?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6-07-07 02:24:3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晚桃花
白居易
一树红桃亚
注
拂池,竹遮松荫晚开时。
非因斜日无由见,不是闲人岂得知。
寒地生材遗校
注
易,贫家养女嫁常迟。
春深欲落谁怜惜,白侍郎
注
来折一枝。
(注)亚,通“压”。校,通“较”,比较,较为。白侍郎:白居易当时为刑部侍郎。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勾画出桃花灼灼盛开、绰约动人的形象,以及它的清幽的生活环境。引起后文的议论。
B.颔联写作者一个“闲人”,在斜日临照下,发现了幽僻处“竹遮松荫”下美丽绽放的桃花。与尾联“春深欲落”句照应,表现作者的伤春之情。
C.颈联作者将“晚桃花”与“寒地材”“贫家女”进行对比,既显露出锐利的讽喻,又含蓄蕴藉,表现作者对“晚桃花”的喜爱,对“寒地材”“贫家女”的轻视。
D.尾联紧承颈联的议论和慨叹,写出了诗人独具慧眼,折取一枝,反映出诗人不同流俗的见解。
E. 诗人所用的语言大都浅显平易,但又十分注意语言的加工和提炼,非常传神。
【小题2】请结合全诗来分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同类题2
下列各诗句中,所描绘的景物中流露出的情感最相似的两句是
①疾风卷溟海,万里扬砂砾。 ②绿桑非苑树,青草是宫莎。
③翠羽戏兰苕,赪鳞动荷柄。 ④荒谷啸山鬼,深林啼子规。
⑤幽冀桑始青,洛阳蚕欲老。 ⑥竹绕清渭滨,泉流白渠口。
⑦两岸山相向,三春鸟乱啼。 ⑧酒旗和柳动,僧屋与云齐。
A.⑦⑧
B.①⑤
C.③④
D.②⑥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江城子•癸酉春社
清波渺渺日晖晖,柳依依,草离离。老大逢春,情绪有谁知?帘箔四垂庭院静 怯寒未敢试春衣,踏青时,懒追随。野蔌山肴,村酿可从宜。不向花边拼一醉,花不语,笑人痴。
【小题1】上片首句描写的景物有怎样的特点?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怀?
【小题2】简要赏析“人独处,燕双飞”的艺术手法。
【小题3】结合全词概括词人“懒追随”的具体原因。
同类题4
名句名篇默写(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似诉平生不得志。____________________,说尽心中无限事。
(2)仰观宇宙之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泣孤舟之嫠妇。
(4)可堪回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片神鸦社鼓。
(5)荀子在«劝学»中以“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为喻,引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强调学习能够改变人的秉性。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各题。
清明呈馆中诸公
高启
新烟着柳禁垣斜,杏酪
①
分香
②
俗共夸。
白下
③
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
卞侯墓
④
下迷芳草,卢女
⑤
门前映落花。
喜得故人同待诏,拟沽春酒醉京华。
(注)①杏酪:传统习俗,在寒食三日作醴酪,又煮粳米及麦为酪,捣杏仁作粥。②分香:宫廷按例分给宫女香粉、香囊等饰品。③白下:金陵。④卞侯墓:卞侯即晋朝的卞壸,他曾任尚书令,忠恪勤事,后来在讨伐苏峻的叛乱中战死,被埋葬于白下。⑤卢女:即莫愁,古代善歌貌美的女子。
【小题1】与杜牧《清明》中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相比,本诗首联所描写的清明图景特点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小题2】这首诗脉络明接暗转,将诗人的情感变化和内心活动表现得淋漓尽致。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析。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