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名篇名句默写
(1)《师说》中,韩愈认为存在“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
”。
(2)《劝学》中论述空想不如实践的句子是:“
,
”。
(3)白居易的《琵琶行》中“
,
”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句子默写 更新时间:2017-03-02 09:37:3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
。(杜甫《蜀相》)
②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
,
。(周邦彦《苏幕遮》)
③
,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④
,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杜甫《登岳阳楼》)
⑤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
。(《李白《将进酒》)
同类题2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现实社会中,不尊师不虚心求教者常有之,对这些妄自尊大、师心自用的人,我们可以引用《论语》中“______,______”两句来进行驳斥和劝诫。
(2)诸葛亮智谋过人,胸怀天下,赢得皇叔三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辅佐蜀汉两朝。杜甫面对“锦官城”内的武侯祠,以十分的敬意用“_____,______”对诸葛亮的人生轨迹做了高度的概括。
(3)人生苦短,相对于广阔的天地和横流的沧海,又何其渺小卑微。苏子在《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的比喻,表达了这一深沉的感伤。
同类题3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小题1】《论修身》中君子胸怀坦荡,小人经常忧虑之句
,
。
【小题2】《逍遥游》中不因外界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句子
,
。
【小题3】《逍遥游》中通过见日则死的朝菌和春生夏死的寒蝉说明小年不及大年道理的句子
,
。
【小题4】《逍遥游》中描写四种人并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描写这四种人的句子是:故夫知效一官,
行比一乡,
,
。
【小题5】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
。
【小题6】俗语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与老子《祸兮福兮》中
,
类似。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南海旅次 曹松①
忆归休上越王台,归思临高不易裁。
为客正当无雁处,故园谁道有书来。
城头早角吹霜尽,郭里残潮荡月回。
心似百花开未得,年年争发被春催。
①、曹松,晚唐诗人,舒州(治所在今安徽潜山)人,因屡试不第,长期流落在今福建、广东一带。这首诗就是他连年滞留南海(郡治在今广州市)时的思归之作。
(1)颈联运用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2)请简要赏析“心似百花开未得,年年争发被春催”这一佳句。
同类题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表明自己姑且顺随自然的变化,度到生命的尽头,乐天安命,不会疑虑的句子是:“
,
。”
(2)《滕王阁序》中,王勃在写三秋之景时,用灵活多变的笔法写出了山容水态的色彩变化之美,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这个句子是:“
,
。”
(3)在《逍遥游》中,庄子以“行路备粮”为例,说明行事要有待,而且行动越大,所要凭借的东西就大的句子是:“适莽苍者,三餐而反,
;适百里者,
;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4)在《陈情表》中,李密用“
,
”表达将来愿牺牲性命为国出力、向君报恩的忠诚之心。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诗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