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春夕
崔涂①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②烟景有谁争?
【注】①本诗是作者旅居湘鄂时所作。②五湖,指春秋越国大夫范蠡隐居的太湖,这里指崔涂的家乡富春江一带。
【小题1】诗歌首联渲染了怎样的景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小题2】前人认为,“蝴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在诗中最具表现力,请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6-10-20 05:46:2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长安秋望
赵嘏
云雾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注】南冠:楚冠。因为楚国在南方,所以称楚冠为南冠。《左传•成公九年》:“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日:‘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使税(通“脱”,释放)之,召而吊之。”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首联总揽长安全景。在一个深秋的拂晓,诗人凭高而望,眼前凄冷清凉的云雾缓缓飘游,全城的宫观楼阁都在脚下浮动,景象迷蒙而壮阔。
B.诗中“凄清”二字,既属客观,亦属主观,秋意的清冷,实衬心境的凄凉。正是这两个字,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C.“红衣落尽渚莲愁”一句,以“愁”状莲,移情于物,拟物作人,不仅形象传神,而且含有浓厚的主观色彩。这与李清照声声慢》中“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借菊之憔悴写人的愁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D.“鲈鱼正美”,用西晋张翰事,表示故园之情和退隐之思;下句用春秋钟仪事,“戴南冠学楚囚”而曰“空”,是痛言自己被囚长安的无奈与辛酸。
E. 尾联寓情于景,将典型景物与特定的心情结合起来,意蕴丰富;整首诗读起来意境深远而和谐,风格峻峭而清新。
【小题2】据《唐诗纪事》记载,诗人杜牧对此诗的颔联赞叹不已,因称赵嘏为“赵倚楼”。请从意境和表现手法两方面对颔联进行赏析。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