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秦州杂诗(其七)
杜甫
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
属国①归何晚?楼兰斩未还。烟尘一长望,衰飒正摧颜。
【注释】①属国:借用苏武牧羊归国后被封为典属国的典故,代指唐朝使节。
【小题1】诗的前四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
【小题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6-11-02 04:13:3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西 楼
曾 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城 南
曾 巩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1)对《西楼》一诗前两句进行赏析。
(2)《西楼》一诗后两句有“情味”,《城南》一诗后两句有“理趣”,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
清明①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妄妇,士②甘焚死不公候。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篙共一丘。
(注释)①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宜州期间。②士:指介之推,春秋时晋人。从晋文公出亡十九年,功成后拒绝做官,隐居锦山被烧死。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首联写乐景,抒哀情。春天到来,桃李绽开,生机勃勃。然而作者想到的是荒野中埋在地底那长眠的人们,不禁愁绪万端。乐景写哀,愈见其哀。
B.颔联描写清明时节生物的活跃情景,前一句写动物的活动,后一句写植物的生长。
C.“人乞祭余骄妾妇”是用典,典故出自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写出了毫无人格尊严的齐人以吃食人家祭祀的食品而洋洋自得的丑态。
D.“士甘焚死不公侯”也是用典,讲的是介子推宁愿烧死也不做官的坚贞气节,“清明”中祭奠死者不生火煮食的习俗就由此而来。
E.人生无论贤愚,最后都变成了一蓬蒿草,没有人能分辨得清楚。尾联表达出作者对人生死贤愚的极端的消极态度,认为人活着贤愚无所谓。
同类题3
下列诗句,与春天有关的一项是
A.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B.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C.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D.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刘长卿
流落征南将,曾驱十万师。罢归无旧业,老去恋明时。
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
【小题1】诗中的李中丞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作者对他寄予了怎样的情感?试结合诗句概括。
答:
【小题2】诗歌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塑造李中丞的形象?请举例说明。
答:
同类题5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淇水汤汤,
。(诗经《氓》)
(2)故木受绳则直,
。(荀子《劝学》)
(3)
,唯昭质其犹未亏。(屈原《离骚》)
(4)此中有真意,
。(陶渊明《饮酒》)
(5)
,师不必贤于弟子。(韩愈《师说》)
(6)西当太白有鸟道,
。(李白《蜀道难》)
(7)
,用之不竭。(苏轼《赤壁赋》)
(8)
,气象万千。(范仲淹《岳阳楼记》)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