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辋川闲居 王维
一从归白社①,不复到青门②。时倚檐前树,远看原上村。
青菰③临水拔,白鸟向山翻。寂寞於陵子④,桔槔⑤方灌园。
【注】①白社:古代白色是属于平民的颜色。所以白衣借指平民百姓,白社就是平民的社团。
②青门:泛指京城东门,因为东方属青色。
③青菰:植物名。俗称茭白。生于河边﹑沼泽地。
④於陵子:齐国高士陈仲子的号。据《高士传》载:陈仲子认为其做官的兄长不义,就带着妻子到了楚国,住在於陵,自号於陵子。楚王听说他很贤德,派人聘请他做宰相,他就又逃到别处替人浇灌园子。
⑤桔槔:长杆一端系重物,另一端系水桶,利用杠杆原理的人力提水的工具。
【小题1】诗的第三联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小题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二、四联作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6-11-17 03:09:0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送子由使契丹

苏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武林春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

注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小题1】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
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轼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
C.从李揆的典故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
D.苏轼告诉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
E.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
【小题2】以下关于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点题,写兄弟宦游四海,天各一方,已是常事,这次也不会因远别而悲伤落泪。
B.颔联劝勉。上句勉励苏辙不辞辛苦,下句鼓励兄弟不辱使命。
C.颈联嘱咐。上句要子由身居沙漠,时时回望汴京的月亮,不要忘记故国。下句写作者的梦境,梦中的湖光山色应该是杭州的湖光山色。时苏轼任职杭州,故有此语。
D.这首诗以送别为题,写出苏轼对子由出使辽国的复杂心理,一再劝勉,谆谆嘱咐,殷殷盼归。语言平实,自然流畅,属对工稳,用事精警。写寻常之题材,寄兄弟之亲情,明国家之大义。
【小题3】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