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表现诗人面对无耻小人的恶毒诬蔑和攻击,仍坚持自己的选择和品行。至死不悔的诗句是:“
,
”。
(2)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用“
,
”两句以酒遣怀,抒发思乡爱国之情。
(3)《江城子·密州出猎》中“
,
”两句含蓄表达了苏轼渴望被重新任用的心情。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句子默写 更新时间:2017-03-02 02:18:0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夜坐有感
何梦桂①
银汉无声玉漏沉,楼高风露入衣襟。
洞龙睡熟云归岫②,枝鹊啼干月满林。
瓮里故书前世梦,匣中孤剑少年心。
征鸿目断阑干角,吹尽参差③到夜深。
(注)①何梦桂,淳安人,南宋遗民诗人。蒙元朝廷多次征召他入朝为官他都拒绝了,筑室湖南小酉源。②“云”“龙”:君臣风云际会。③参差:排箫,古乐器名。
【小题1】本诗颔联为人称道,诗人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列举两种并作简要赏析。
【小题2】本诗的颈联和尾联抒发了哪些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作简要分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定 林
①
王安石
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
但留云对宿,仍值月相寻。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
(注释)①定林:寺院名,位于金陵(今南京)。作者罢官后常到此游憩。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人以主观感受开篇,他用甘冽的泉水漱口,口齿生凉,周遭幽寂、空旷,烦躁的心情顿时宁静下来。
B.颔联通过描写“脱屦”“敷衾”两个细节,尽显闲适自得之状,也透露出诗人微妙难言的衷曲和守正自信的品格。
C.尾联突出表现了诗人渴望求得“真乐”的迫切心情。诗人认为如能做到超凡尘世,即使悲鸣的虫声,也是美妙的音乐。
D.本诗为王安石晚年退居金陵,在定林寺游玩休憩的即兴即事之作,前三联展现了自然之美,尾联极富理趣,是难得的佳作。
【小题2】颈联“但留云对宿,仍值月相寻”历来为人称道。请结合诗句,分析本联的妙处。
同类题3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沁园春·长沙》)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为君故,沉吟至今。(《短歌行》)
(3)寄蜉游于天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羡长江之无穷。(《赤壁赋》)
(4)仰观宇宙之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兰亭集序》)
(5)____________________,謇朝谇而夕替。
(6)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________________。
(7)虽体解吾犹未变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骚》)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寻雍尊师隐居
李白
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
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
花暖青牛
①
卧,松高白鹤
②
眠。
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
注①《列仙传》:老子乘青牛车去,入大秦。②《玉策记》:千岁之鹤,随时而鸣,能登于木。其未千岁者,终不集于树上也。色纯白,而脑尽成丹。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句中“峭”字写出群峰髙耸的姿态,“碧”字描绘摩天峭壁的青绿,景象甚是壮观。
B.颔联调动读者听觉感官,呈现出诗人途中的所闻:山路古朴,流泉叮咚,沁心悦耳。
C.“青牛”“白鹤”皆为道家事物,被借以赞美所访之人,并表达诗人成仙的急迫心情。
D.“语来”二字巧妙地省去了诗人与雍尊师高谈阔论的细节,体现出诗歌语言的凝练。
E. 全诗格调清幽飘逸,描写与抒情相结合,笔法娴熟而又细膩,有着浪漫主义的风格。
【小题2】最后两联的画面色调截然不同,起到了独特的艺术效果,请加以分析。
同类题5
名句默写。(每题1分,共8分)
(1)故不积跬步,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2)
,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3)楚天千里清秋,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4)过蒙拔擢,________________,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李密《陈情表》)
(5)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韩愈《师说》)
(6)携来百侣曾游,
。(***《沁园春·长沙》)
(7)伏清白以死直兮,
。(屈原《离骚》)
(8)策扶老以流憩,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诗
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