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村居
北宋·张舜民
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小题1】本诗最后两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小题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全诗表达了一种什么情感?请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6-12-09 11:30:3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1)予独爱莲,
,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爱莲说》
(2)桑之未落,
。《诗经·氓》
(3)
,
。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诗经·氓》
同类题2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达诗人旷达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
(2)《梦游天姥吟留别》表现攀登中山路崎岖盘旋,时间流逝飞快的句是:“__,___。”
(3)杜甫《登高》中“___”一句,写出落叶飘零天边、纷纷扬扬的场景;“___”一句,表明自己心酸悲苦、忧国忧民的情怀。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题君山①
雍陶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②镜中心。
注①君山:又名湘山,处于洞庭湖畔。②青黛:女子青黑色发丝。
【小题1】首二句对君山的描写十分精妙,有人称之为“起笔别致”。请简要分析。(5分)
【小题2】这首诗的后两句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其表达效果。(6分)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移居(其二) 陶渊明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①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②,力耕不善欺。
注释:①将:岂 ②纪:经营
【小题1】对这首诗的理解,恰当的两项是
A.全诗生动地描写了诗人佳日登高赋诗的美好情景。
B.“有酒斟酌之”意思是与友人边饮酒边斟酌诗句。
C.“相思则披衣”意思是因相思而夜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D.“无为忽去兹”意思是不要急着离开这种生活。
E. 最后两句是说应该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解决衣食问题。
【小题2】本诗与《归园田居》都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终生隐居的意愿,但二者描写的内容不同。请具体说明《移居》表现了什么乐趣?这种乐趣是用什么手法表现的?
同类题5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九日使君席奉饯
①
卫中丞赴长水
岑参
节使横行西出师,鸣弓擐
②
甲羽林儿。
台上霜风凌草木,军中杀气傍旌旗。
预知汉将宣威日,正是胡尘欲灭时。
为报使君多泛菊
③
,更将弦管醉东篱。
(注)①奉饯:饯行。②擐:穿着。③泛菊:菊花酒。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在重阳节这一天,州郡长官设下宴席,为即将奔赴边关长水的卫中丞壮行。
B.首联通过“横行”“鸣弓”“擐甲”等词语描绘了出征军队威武雄壮的气概。
C.诗中以霜风吹凌草木渲染了出征前的悲壮气氛,有“风萧萧兮易水寒”之意。
D.尾联中“东篱”这一意象出自陶潜的《饮酒》,它在这两首诗中表达的内涵是不同的。
【小题2】本诗与范仲淹的《渔家傲》都写到饮酒,请分析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