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名句名篇默写
(1)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
(2)引壶觞以自酌,_______________。
(3)朝菌不知晦朔,________________。
(4)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____。
(5)《蜀相》中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才能与功绩的仰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书愤》中展现壮阔的战争场面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山原旷其盈视,_________________。
(8)诏书切峻,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句子默写 更新时间:2017-03-02 10:04:0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渔父词
宋朱敦儒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注】绍兴二年,朝廷“访求山林不仕贤者”(《二老堂诗话》),作者被召,回到临安,先后任秘书省正字,兼兵部郎官及两浙东路提点刑狱等官职。后又被劾,罪名是“专立异论,与李光交通”。(《宋史·朱敦儒传》)李光反对议和,为秦桧所忌,而遭排斥,朱敦儒也因此止仕。
【小题1】你如何理解该词中的“渔父”形象?(4分)
【小题2】结合词作下片对该词的景物描写手法加以赏析。(4分)
同类题2
在横线处写出诗文的原句。(共8分)
【小题1】熊咆龙吟殷岩泉,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小题2】
, 渚清沙白鸟飞回。 (杜甫《登高》)
【小题3】出师一表真名世,
。 (陆游《书愤》)
【小题4】碧云天, 黄叶地, 秋色连波,
。 (范仲淹《苏幕遮》)
【小题5】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小题6】
,无以至千里。 (荀子《劝学》)
【小题7】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不宜异同。 (诸葛亮《出师表》)
【小题8】
,孰能无惑? (韩愈《师说》)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虞美人
周邦彦
廉纤小雨池塘遍,细点看萍面。一双燕子守朱门,比似寻常时候、易黄昏。 宜城酒泛浮香絮,细作更阑语。相将羁思乱如云,又是一窗灯影、两愁人。
【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及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词的开头两句描绘了细雨蒙蒙、洒满池塘、点落在萍面上的迷人春景,一个“看”字,把人与细雨、浮萍联系起来,以乐景反衬主人公内心的愁苦。
B.“比似寻常时候、易黄昏”一句,表面点明已是黄昏时分,也暗含了光阴飞快、即将别离的深层意蕴。
C.下片开头二句,描写美酒飘香、杨花飞絮的饯别情景,然而离人之间却相对无言,伤别之情更显凄婉悲凉。
D.“相将羁思乱如云”一句,直言行人心烦意乱,运用比喻的手法,将羁思烦乱的无端无序勾画出来。
E. 这首词,以时间的推移和主人公活动场景的变化,描绘寻常人物情事,却也别具一种朴实、厚重的感人力量。
【小题2】词的结句“又是一窗灯影、两愁人”与上片哪一句相呼应?这两句怎样表达离人深致的情愁?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
永遇乐·次稼轩北固楼词韵
①
姜夔
云鬲迷楼,苔封很石
②
,人向何处?数骑秋烟,一篙寒汐,千古空来去。使君心在,苍厓緑嶂,苦被北门
③
留住。有尊中酒差可饮,大旗尽绣熊虎。
前身诸葛,来游此地,数语便酬三顾。楼外冥冥,江皋隐隐,认得征西路。中原生聚,神京耆老,南望长淮金鼓
④
。问当时依依种柳
⑤
,至今在否?
(注)①1205年六十五岁的辛弃疾转任镇江知府,积极准备北伐。他写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姜夔深受感动并依辛词的韵脚填写本词。②迷楼:在扬州,与镇江(京口)之北固山隔江相对,是隋炀帝幸江都时所建。很石,在北固山甘露寺,状如伏羊,相传孙权曾与刘备在此共商抗曹大计。③北门:京口,南宋时接近边界,成为北方的重镇和北大门。④金鼓:指出征的队伍。⑤依依种柳:《晋书·桓温传》载,桓温北伐看到自己任琅琊太守时种的柳树,都已十围。
【小题1】请分析“千古空来去”中的“空”的表达作用,并结合上片指出作者在此所寄托的情感。(6分)
【小题2】在下片中作者提及“诸葛”,请分析这处典故有何用意。(5分)
同类题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琵琶行》描写琵琶女不愿出场但又盛情难却的矛盾心情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3)《蜀道难》中,用一系列细节(动作)描写,表现人行蜀道的艰难情状和畏惧惶悚心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侧面写出蜀山高危。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诗
词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