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以下问题
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枝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①“儿童急走追黄蝶”中的“黄蝶”能否改成“蝴蝶”?为什么?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首诗写了春末夏初的郊野田间景象,诗人运用________(表达技巧)表达了________(感情)。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02-05 06:37:5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各题。
旅中送迁客
吴融
天南不可去,君去吊灵均。
落日青山路,秋风白发人。
言危无继者,道在有明神。
满目尽胡越,平生何处陈。
【小题1】请简要赏析颔联的表达效果。
【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同类题2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
,
”两句表达了自己乐天知命、超然物外的处世态度。
(2)《滕王阁序》中“
,
”一句,不囿于静止画面色彩,着力表现水光山色之变化,上句朴素淡雅,下句设色凝重。
(3)《逍遥游》一文成功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如写鹏鸟击水南飞“
,
”就是夸张手法的使用。
同类题3
在横线处写出文章的原句。(限选其中5道题。)
【小题1】***在《沁园春长沙》的上片中写到“
,鱼翔浅底;
。”描绘出一派生机盎然的寒秋景色。
【小题2】戴望舒在《雨巷》中的刻画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
,
。”
【小题3】《再别康桥》开篇用叠词不断渲染别绪,“轻轻的我走了,
;
,作别西天的云彩。”
【小题4】烛之武说服秦伯时首先承认郑国已处于危亡的地步,“秦、晋围郑,
”,但紧接着却以“
,敢以烦执事”来表明自己为秦着想的立场。
【小题5】“易水送别”是《荆轲刺秦王》中悲壮的一幕,荆轲临行前在易水边慷慨歌曰:“
,
。”之后,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小题6】《鸿门宴》中项伯在项羽面前为刘邦解释:“
,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
【小题7】鲁迅先生在《记念刘和珍君》中慷慨陈词:真的猛士!
,
。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同类题4
二、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送魏大从军
陈子昂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小题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暗用汉代骠骑将军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典故,抒发了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
B.三、四两句是说,离别虽怅惘,但为国效力,责无旁贷,发誓要像六郡雄杰那样去杀敌立功。
C.五、六两句中,“横”字表明雁门山地理位置之重要,“接”字逼真地描绘出飞狐塞的险峻,字里行间蕴含着诗人对魏大此行的担忧之情。
D.全诗一气呵成,英气逼人,没有儿女情长,却有慷慨悲壮,充满了奋发向上的精神。
【小题2】诗歌尾联运用汉将刻石记功的典故,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同类题5
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
1屈原《国殇》“
,
”两句展现了在敌军旌旗密布、人数众多的情况下,楚军将士争先恐后、奋勇杀敌的场景。
2古代文人常常喜欢登高临远,借自然山川抒发胸襟怀抱,如: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的“
,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四句。
3李煜在《虞美人》中,用形象的比喻抒写愁思之深之浓的诗句:“
?
。”
4《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体现作者不愿违背心意,趋炎附势的句子:
,
5《书愤》是陆游的七律名篇,全诗感情沉郁,气韵浑厚。其中“
,
”两句,回顾抗金战事,雄放豪迈,对仗工整,为人们广泛传颂。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