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诗后的问题。(7分)
邯郸冬至
①
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①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1) 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3分)
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运用了怎样的抒情方式?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4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1-10-20 04:18:1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
游赏心亭
(宋)王珪
六朝遗迹此空存,城压沧波到海门。
万里江山来醉眼,九秋天地入吟魂。
于今玉树悲歌起,当日黄旗王气昏。
人事不同风物在,怅然犹得对芳樽。
【小题1】从题材上看,本诗属于
诗。
【小题2】下列对诗歌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首联从时间、空间角度展开描写,境界开阔;
B.三四句化静为动,写出无限江山奔赴眼前的态势;
C.第五句追溯往昔,感慨史事,其意在借古以讽今;
D.第六句暗指今日宋朝国势已微,情感委婉而深沉。
【小题3】诗歌尾联与前文照应紧密,请就此作简要分析。
同类题2
阅读以下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小题1】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题目中的“山居”二字点明居住环境,“暝”是傍晚的意思。
B.首句中的“空山”写出了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此处有如世外桃源。
C.“竹喧”“莲动”两句是说浣女摇动竹枝,竹枝发出沙沙声;晚风吹来,莲叶摇曳多姿。
D.“随意”“王孙”两句是说春草任其凋枯,如此秋景,“王孙”亦可留。
【小题2】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描绘了山中秋日傍晚的自然风景,表现出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B.首联扣题,第一句点“山居”,第二句点“秋暝”,创设出明净爽洁的环境。
C.中间两联摄取月、松、泉、石、竹、莲等景物,组合成宁静淳美而清新活泼的画面,诗中有画,寄寓了诗人高洁的情操。
D.尾联化用典故,《楚辞·招隐士》有“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之句,诗人反用其意,以王孙自比,流露出厌世消极的情绪。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下面小题。
回车驾言迈①
回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
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
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
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
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
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②。
【注】①回车驾言迈:转过车头,驱车远行。②荣名:美好的名声。
【小题1】从体裁上看,这是一首五言□□诗。
【小题2】对本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开头“忽悠”“茫茫”等叠词渲染出苍凉凄清的氛围。
B.“四顾”二句运用比拟手法,意在表现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C.“盛衰”二句前后存在因果关系,表达出作者的人生感悟。
D.这首诗语言质朴流畅,不事雕琢,情景交融,富于哲理。
【小题3】结合作品内容评价诗中表现的人生态度。
同类题4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的《蜀相》通过对祠堂内的景物的描写,更深刻地表达出对诸葛亮的怀念之情的诗句是:
,
。
(2)在《书愤》中 陆游曾用 “
,
”的诗句来表达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
(3)《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各题。
山花
(唐) 钱起
山花照坞复烧溪,树树枝枝尽可迷。
野客未来枝畔立,流莺已向树边啼。
从容只是愁风起,眷恋常须向日西。
别有妖妍胜桃李,攀来折去亦成蹊。
【小题1】这首诗以花喻人,请从以下四项中选出对所喻之人的推断最合理的一项( )
A.落魄才子
B.隐居高士
C.被贬官员
D.山村思妇
【小题2】本诗的颔联和颈联是怎样表现山花之美的? 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赏析。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