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鹊桥仙 夜闻杜鹃
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晓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鹃。催成清泪,惊残①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②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注:①惊残:惊醒。②故山:即家乡。
【小题1】这首词“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晓连江风雨”描绘了怎样一种景象?诗人描绘这样景象的目的是什么?(3分)
【小题2】词中“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鹃”两句,采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3分)
【小题3】词的最后两句“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表达了诗人怎样一种思想感情?(2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1-12-23 11:19:0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
(1)子曰:“夫仁者,
,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
(2)故木受绳则直,
,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3)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
。(柳永《雨霖铃》)
(4)
,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沁园春》)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文后各题。
浣溪沙
苏轼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沈郎多病不胜衣。
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此情惟有落花知!
【注】沈郎:苏轼自比南朝诗人沈约,体弱多病。 鹧鸪啼,鹧鸪鸟的叫声像“行不得也哥哥”,所以在外的游子听到鹧鸪的叫声会感到凄凉。
【小题1】词的上片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小题2】下片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结合有关意象简要分析。
同类题3
(1)
,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归去,也无风雨无晴。(苏轼《定风波》)
(2)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3)桂殿兰官,
。(王勃《滕王阁序》)
(4)芷葺兮荷屋,
。
,建芳馨兮庑门。(屈原《湘夫人》)
同类题4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采桑子·彭浪矶
①
朱敦儒
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万里烟尘,回首中原泪满巾。
碧山对晚汀洲冷,枫叶芦根。日落波平,愁损辞乡去国人。
注①:这首词作于金兵南侵后词人离开故乡南下避难,途经今江西彭泽县的彭浪矶时。
词的上片和下片在感情抒发上各具特点,试分别作具体分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
霜天晓角·梅 宋萧泰来
千霜万雪,受尽寒磨折。赖是生来瘦硬,浑不怕、角吹彻。
清绝,影也别。知心惟有月。元没春风情性,如何共、海棠说。
【注】①赖是:亏得是,好在。②角,军中乐器。古曲有《梅花落》,曲调哀愁。③别,与众不同,别有情趣。④元,原本。
【小题1】作者描绘了怎样的梅花形象?请简要赏析。(5分)
【小题2】结合全词,分析这首词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6分)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