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与东吴生相遇
韦庄
十年身事各如萍,白首相逢泪满缨。
老去不知花有态,乱来唯觉酒多情。
贫疑陋巷春偏少,贵想豪家月最明。
且对一尊开口笑,未衰应见泰阶平。
【注】:泰阶,星名。古人认为泰阶星现,预兆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首联写诗人晚年他乡遇故知时,彼此涕泗滂沱、泪满冠缨的情景。由“缨”字可见,此诗是诗人及第后所作。
B.颔联写诗人因乱世颠沛变得衰老、麻木,似乎已感觉不到花儿的美丽,而酒与诗人却变得亲密起来。
C.颈联通过对贫富两种生活的形象化描绘,表达了诗人渴望摆脱困境,过上美好生活的一种憧憬。
D.尾联“尊”同“樽”,酒杯之意,是诗人“今朝有酒今朝醉”的自慰之语,与上文“乱来唯觉酒多情”相照应。
E. 全诗采用了比喻、对比和双关等艺术手法,来表达与老友东吴生久别重逢后内心的复杂情感。
【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05-12 09:46:2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

苏轼

七千里外二毛人,十八滩头一叶身。

山忆喜欢劳远梦,地名惶恐泣孤臣。

长风送客添帆腹,积雨浮舟减石鳞

便合与官充水手,此生何止略知津

注:①这首诗是作者遭贬赴惠州途中路经惶恐滩时所作。据《万安县志》载“赣州二百里至岑县,又一百里至万安,其间有滩十八……滩水湍急,惟黄公为最甚。”南方人读“黄公”如“惶恐”,因被称作惶恐滩。②喜欢:地名,在大散关上。这里代指故乡山水。③石鳞:水在石上流,其波如鱼鳞。④典出《论语》,孔子曾问路于隐士长沮、桀溺,二人因不同意孔子的救世主张,故意不做正面回答,只说:“你是知道渡口的,何必问我们呢?”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七千里”极力渲染被贬之遥,“二毛”指头发黑白相杂的老人,说明诗人已至暮年。“一叶身”形象地表现诗人飘零的现状。
B.把“黄公滩”叫做“惶恐滩”,虽是口音之误,却能涉及身世国事,颇有意趣,所以为后人认可并应用。如文天祥诗中就有“惶恐滩头说惶恐”。
C.颈联中“帆腹”是说船帆受风,如大腹鼓起。这一联写舟行所见所感,整首诗的格调也随之变化,由雄放转为凄苦。
D.尾联中“便合”意即“正应当”,“知津”反用孔子的典故,表现了诗人面对人生劫难时,顽强的意志和达观的态度。
【小题2】诗人在这首诗中寄寓的情感复杂多变,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相关知识点